注:十天干之首「甲」,十二地支之首「子」,相配第一組干支為「甲子」,因而「甲子」其總稱。
一甲子共有六十組干支,十天干偶數,十二地支偶數,起於陽,終於陰,故干支兩兩相配如下。
即天干甲木、丙火、戊土、庚金、壬水,只配地支子水(鼠)、寅木(虎)、辰土(龍)、午火(馬)、申金(猴)、戌土(狗)。
即天干乙木、丁火、巳土、辛金、癸水,只配地支土(牛)、卯木(兔)、巳火(蛇)、未土(羊)、酉金(雞)、亥水(豬)。
例如:辰(屬龍)年生人,是陽男陽女;亥(屬豬)年生人,是男陰女。
一甲子既成,分配五音宮、商、角、徵、羽方法,叫做「納音」。
宋朝沈括所撰夢溪筆談雲:「六十甲子有納音,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
明朝周祈所撰名義考雲:「鬼谷子作納音,納者,受;音者,感物助聲。」
水音「一六」,火音「二七」,木音「三八」,金音「四九」,土音「五十」,此生成數。
甲己子午「九」,乙庚「八」,丙辛寅申「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四」,此干支「數」。
五行之中,惟「金、木」有音,「水火土」假而後成音;水無音,假土,火無音,水則沸,土無音,火。此干支數,合生成數,感物助聲,而音斯受矣!」
如何運用生成數,感物助聲,推算出納音為何: 十二宮即子、醜、寅……亥十二地支,十二律配屬十二宮,含五音,五音即土音「宮」、金音「商」、木音「角」、火音「徵」、水音「羽」。
每宮含五行、五音,而性質,所以十二宮共有六十納音。
六十納音分佈五行局內,六十納音內有陰陽,而五行屬性者,其納音名稱。
所以説六十納音分佈五行局內只有三十個納音五行局,每個管二組干支,陰陽各一組。
任何一個地支(生肖),有五行(金、木、水、火、土)屬性。
例如:辰(屬龍)年生人,有金龍、木龍、水龍、火龍、土龍;亥(屬豬)年生人,有金豬、木豬、水豬、火豬、土豬。
1. 一種天干五行屬性而來,例如戊辰龍,天干五行屬性會稱土龍,戊土。
2. 另一種是六十花甲子納音五行屬性而來,例如戊辰龍,戊辰納音大林木,稱木龍。
六十花甲子有三十個納音五行局,數目雖,但其中卻包含了無盡玄機奧妙,中國五術中佔有地位。
鬥數裡例外,只是八字運用到多部份,鬥數用而已。
注:古賦雲:「帝(紫微)居動,列宿賓士」,紫微定,才能排十四顆主星。
例如:水二局人二歲開始行運,木三局人三歲開始行運,依此類推。
注1:未行運前,只有命而無運,只能斷格(論命),不能斷勢(論運)。運乃父母走。沒有運就不論吉凶。要論吉凶父母命盤合參。
注2:行運人優點上,,故水二局人有巧智。 行運之前屬靜態,行運後屬動態。
注3:年齡歲數之個位數加拾位數和,若為五行局局數倍數,主「該年」。
例如:木三局人3倍數,3、6、9、12、15、18、….該年,宜小心。
能顯示一個人受生年五行局命宮五行局磁場衝擊後潛在特質,所以縱使是同樣宮位有同樣星曜入命宮時,還是會因為納音五行局而有思想及作風上差異性產生,進而影響每一個人後天上對事物看法與作法有詮釋方法。
陰陽五行,可分為“陰陽”與“五行”,然而兩者輔成,五行必合陰陽,陽説兼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古典哲學核心,為古代樸素唯物哲學。
陰陽,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具有兩種既對立聯繫力量;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運行和變化構成,它強調整體概念。陰陽五行兩學説合流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框架。
陰陽學説產生於夏朝,它是我國古代哲學源流和基礎。唯物辯證法中對立統一觀點,陰陽學説。陰陽學説原理應用於社會生活每個領域,人們不知不覺中應用。
陰陽屬於陰陽五行學説立論基礎。陰陽五行屬於形式內容關係。就是指無論內部或陽內部包括陰陽之間具備着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象表達那種生克利害基本關係。換句話來説,即陰陽內容是通過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來,五行屬於陰陽內容存在形式。如宇宙雖然,但地球這個視角其對立兩個方面天地,天地空間通過東南中西北顯示出來。
陰陽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陰陽,宇宙間一切事物其屬性可分為兩類,陰類和陽類。“陽類”具有,,生髮,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積極,好動特性:“陰類”具有,向下,收斂,,內向,收縮,儲蓄,消極,安靜特徵。任何一個事物具有陰陽兩重性。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
任何事物逃不出陰陽範疇,任何微小事物具有陰陽兩方面,陰陽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物反現象陰陽轉化一種表現形式。
宇宙間萬事萬物,其特徵,可以系統分成五大類“金”“木”“水”“火”“土”。這五類事物統稱五行。金,木,水,火,土,並非指五種單一事物,而是對宇宙間萬事萬物五種屬性抽象概括,應全面領會五行內涵。
五行之間存在着相生相剋關係,生克是矛盾兩個方面,陰陽兩個方面。相生相剋是事物普遍規律,是事物內部不可分割兩個方面。生克是,沒有生,無所謂克;沒有克,無所謂生。有生無克,事物會無休止發展而走向極端,造成物反,變壞;有克無生,事物會壓制過分而喪元氣走向衰敗。
生克這個對立統一矛盾中,無論是生過分是克過分會對立而打破或統一,事物會一方傾斜發展。維護,生與克要牽制。當不能牽制時,打破,這時事物會出現了變化。許多學者認為中國古代觀是陰陽五行學説妨礙科學進步。中國哲學家解釋現象時,往往求助這種哲學,例如:電被解釋,“陰陽相激電”;地震認為是“陽伏而不能出,而不能蒸”。於是經驗主義和主義極端形式,貫穿整個古代中國科學理論體系。
陰陽五行學説是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結晶,它不但沒隨歲月流逝和科學突飛進淡出人們視線,相反它人們完全理解奧哲理,認識昇華來彰顯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它不但不是一些人懂扣上認識論,而是現代思維哲學大成。
陰陽學説夏朝形成,它認為陰陽兩種相反氣是天地萬物泉源。陰陽相合,萬物生長,天形成風、雲、雷、雨各種氣象,地形成河海、山川地形體,方位是東、西、南、北四方,氣候春、夏、秋、冬四季。
任何事情可以一分二,這陰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陰陽是古人對宇宙萬物兩種相反相成性質一種抽象,是宇宙對立統一,是思維法則哲學範疇。中國賢哲拈出”陰陽”二字,來表示萬物兩兩應、相反相成對立統一,即《老子》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易傳》所謂”一陰一陽謂道”。《經》便是講”陰陽”變化數理和哲理。
陰陽學説是我國古代擇吉術中理論。關於陰陽觀唸產生,有人認為是夏朝形成,因為《經》八卦中陰爻和陽爻出現夏朝佔書《連山》中。
陰陽可以轉化,同時二者是相互依存。説,陰與陽每一個側面另一個側面作為自己存在前提。沒有陰,陽不能存在;沒有陽,不能存在。正如沒有乾,沒有坤,沒有天,沒有地。陰陽依存,。
陰陽依存是一個動態過程,這一動態過程伴隨事物,決定事物發展進程。
五行學説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一種哲學思想。它日常生活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元素,作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現象變化基礎。這五類物質各有不同屬性,如木有生髮育性;火有炎熱、性;土有和平、存實性;金有肅殺、收斂性;水有、滋潤性。五行説自然界一切事物性質別人納人這五大類範疇。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正月寅月:立春入節時刻,中氣雨水到驚蟄止。
二月卯月:驚蟄入節時刻,中氣春分到止。
三月辰月:入節時刻,中氣穀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節時刻,中氣小滿到芒種止。
五月午月:芒種入節時刻,中氣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節時刻,中氣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時刻,中氣處暑到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節時刻,中氣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節時刻,中氣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節時刻,中氣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節時刻,中氣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節時刻,中氣大寒到立春止。
甲子乙丑海中金白此年生人,是海中金命,屬白鼠和白牛
丙寅丁卯爐中火紅 此年生人,是爐中火命,屬是虎和紅兔
戊辰己巳林木此年生人,是林木命,屬是青龍和青蛇
庚午辛未路旁土黃此年生人,是路旁土命,屬是黃馬和黃羊
壬申癸酉劍鋒金白此年生人,是劍鋒金命,屬白猴和白雞
甲戌乙亥山頭火紅此年生人,是山頭火命,屬是狗和紅豬
丙子丁丑澗下水此年生人,是澗下水命,屬黑鼠和黑牛
戊寅已卯 城牆土黃 此年生人,是城牆土命,屬是黃虎和黃兔
庚辰辛巳蠟金此年生人,是蠟金命,屬是白龍和白蛇
壬午癸未楊柳木此年生人,是楊柳木命,屬是青馬和青羊
甲申乙酉泉中水黑此年生人,是泉中水命,屬是猴和黑雞
丙戌丁亥屋上土黃此年生人,是屋上土命,屬是黃狗和黃豬
戊子 霹雷火紅 此年生人,是霹靂火命,屬是紅鼠和紅牛
庚寅辛卯松柏木青此年生人,是松柏木命,屬是青虎和青兔
壬辰癸巳長流水此年生人,是流水命,屬是黑龍和黑蛇
甲午乙未沙中金白此年生人,是沙中金命,屬是白馬和白羊
丙申丁酉山下火紅此年生人,是山下火命,屬是猴和紅雞
戊戌亥平地木 此年生人,是平地木命,屬是青狗和青豬
庚子辛丑壁上土黃此年生人,是壁上土命,屬是黃鼠和黃牛
壬寅癸卯金箔金白此年生人,是金箔金命,屬白虎和白兔
甲辰乙巳 佛燈火紅 此年生人,是佛燈火命,屬是紅龍和紅蛇
丙午丁未天河水此年生人,是天河水命,屬是黑馬和黑羊
戊申酉大驛土黃此年生人,是大驛土命,屬是黃猴和黃雞
庚戌辛亥釵釧金白此年生人,是釵釧金命,屬是狗和白豬
壬子癸丑桑松木青 此年生人,是桑松木命,屬是青鼠和青牛
甲寅乙卯溪水此年生人,是溪水命,屬是虎和黑兔
丙辰丁巳 沙中土黃 此年生人,是沙中土命,屬是黃龍和黃蛇
戊午天上火紅此年生人,是天上火命,屬是紅馬和紅羊
庚申辛酉石榴木青此年生人,是石榴木命,屬是青猴和青雞
壬戌癸亥海水此年生人,是海水命,屬黑狗和豬
陰陽五行,是陰陽學説和五行學説合稱。是上古認識和解釋世界觀和方法論。
五行是一種文化。五行學説認金木水火土是構成物質世界所不可缺少基本物質,是於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資生、制約運動變化而構成了物質世界。這個行,不是走路意思。是代表運動。當下解釋有動能意思。
金,不是黃金。是和凝固意思
木,代表生功能和根源。中國字“生“一個五行中”木解釋。生是一個象形字,下面是一個“土”字,上面代表破土生髮出來一個枝一片葉。
水,代表流動,具有循環和周流意思
火,代表熱能
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五行方位上居中。
五行是説這五種物質是變化,影響。這種變化和影響生和克。
嚴格的説,五行學和《經》沒有聯繫。只有在運用《經》法則和占卜時候,《經》和五行學產生聯繫。
五行學説立,認為是戰國時代。有人傾向五行學説產生商代或比商。
陰陽中醫中應用,辨症適治。人體體質陰陽劃分為體質、陽虛體質、陰陽兩虛體質,從《黃帝內經》陰陽應像論中可以看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這句話——“陰陽者,天地道,萬物綱紀,變化父母,生殺之本,神明府。”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説“清陽天,濁陰地。地氣上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即是天地雲雨生成過程例,論述天地陰陽升降,從而交相感應規律,於陰陽交感,才有天地陰陽氣交流、結合,才有世間萬物化生。人生活自然界之中,對人影響最大者,莫如一年四季氣候變遷一日白晝黑夜變化,而古人認為這是陰陽運動變化反映,如《素問·大論》所云“故陽動,始於温,盛於暑;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春夏秋冬,各分。陰陽易辨,很辨別陰陽,劃分明確,所以陰陽易辨派宗旨辨別陰陽,體質,辨證適治,解決陰陽協調引起各種疾病,陰陽易辨派深入研究《黃帝內經》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陰陽理論知識,融合中醫學理論知識,提出陰陽易辨和中醫體質辨證適治結合,中醫理論中起着作用,陰陽易辨派顯得中醫密不可分,是中醫研究關鍵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中醫學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基本生理物質,那麼,氣血生理活動中是通過什麼方式體現出來呢?只要我們具備這樣理論思維,這些過去中醫學中明確提出過問題,現有中醫理論中能找到答案。理論是實踐的嚮導這句話是真理。
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人認識世界方法,現代社會風水、占卜和中醫,有許多理論使用它作為理論基礎
陰陽是互克互生一對性態或屬性。陰陽內涵,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屬性,另一個概念”陽”相對於陰概念所肯定屬性,作為陽對象屬性;
陰陽外延互克,互生,其總和於它們鄰近屬概念外延,即兩個種概念外延和或並.
另:戰國時,鄒衍代 陰陽五行説廣流行,秦漢道家、儒家和神仙方士以及後世道教吸 取。調陰陽、順四時、序五行、政令配月令思想,成為漢代人普遍看法。早期道教經典中充滿了陰陽五行思想。《 太平經》言“ 陰陽五行為家”,奉天地、順五行本,認為天地性是陰陽構成。 《老子想 爾注》講陰陽道,主張“和五行,令各安其位” 。《 參同契》 《周易》卦爻配陰陽五行,用以説修仙煉丹。 《黃庭經》五臟配五行,陰陽氣煉形養身。陰陽五行學説成道教內外丹學理論。道教 教義吸收了陰陽五行學説義理並大量採用陰陽五行學名詞術語。
現代陰陽新定義(,<<數理醫藥學雜誌>>1999年 第01期)
哲學和邏輯中陰陽概念聯繫密切,並且接近”立統一關係”或”矛盾”.
陰陽是”對立統一或矛盾關係”一種劃分或細分,兩者是種屬關係。對立統一規律是”陰陽”上位屬概念,陰陽是對立統一兩個下位種概念.
陰陽是相容聯繫兩個一對性態或屬性。陰陽內涵否定,一個概念”陰”肯定對象屬性,另一個概念”陽”否定陰概念所肯定屬性,作為陽對象屬性;
陰陽外延排斥,互補,其總和於它們鄰近屬概念外延,即兩個種概念外延和或並。
陰陽是屬性,是性態,是事物特性或相反性態對立統一兩個方面,是一對事物或同一事物兩個方面,兩種性態表現。
陰陽科學新解:陰陽是”立統一關係”或”矛盾”兩個依賴,聯繫,對立兩個下位種概念.
定義:如果集合YY'(或事物,對象)是補集,即Y∪Y’=U,Y∩Y’=0,
且集合Y滿足,EdS≥界限值A域,或pdS≥分界值B域,則集合Y叫”陽”;
若集合Y’有,EdS<界值a,或pdS<界值b(可以是平均值,中位數,眾數,或是或人工分界線),則集合Y'是"陰".
U是全集,是陰陽上位屬概念,即”立統一關係”或”矛盾”集合整體,總體。
即若事物或集合YEdS(或pdS),或EdS(或pdS)>界限值域(數,中位數,眾數),該對象Y集合是陽;
如果集合Y’ EdS(或pdS),或EdS(或pdS)<分界值集,該對象Y'屬陰。其中,E=(1/2)mv2+Ep是能量,或量子關係E=υh,p=mv是動量,dS是熵(或EP,P是無序度).
陰陽可以模糊集來定義。有了陰陽概念科學定義,及其邏輯關係發現,使中醫中概念科學化成為可能,它們表述陰陽類.
3.陰陽整合還原統一:陰陽集,陰陽元,陰陽分維。氣,陰陽統一性,顯示了統一化認識論”物質(陰)與精神(陽)統一”,物質意識(信息)統一,量子論”粒子(陰)-波(陽)統一”,二象性統一;有序-無序”雙大循環”統一等—-霍隆.
陰陽五行學説主要陰陽五行五運六氣兩個邏輯範疇概念關係組成,其現代哲學關係,簡單的説屬於系統理論邏輯與邏輯認識方法關係。換一句話來説,現代哲學基本觀點和原理是證明或闡述陰陽五行學説科學性。如果沒有陰陽五行理論系統邏輯,那麼,現代哲學闡述基本觀點和原理一盤散沙。比如説,現代哲學矛盾立論基礎,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否定規律其鋪墊思維方法,是客觀世界普遍遵循規律。有道是,任何理論是抽象,若採取思維藝術或事物結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備含義,而且無法形成思維體系。所以,儘管現代哲學所有單個認識層面深入全面,但其未能採用陰陽五行學説那思維藝術,所以,它認識層面無法有機銜接,形成一種反映事物存在形式中、能時空上一脈相承動態變化思維體系。而這一切陰陽五行學説出乎人們預料做到了,且達到了無可復加接近真理程度。
1.陰陽:相傳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盤古開天闢地,一分二,天為陽,地陰,由此有了陰陽概念。後來古人生產、生活實踐和現象觀察事實,太陽、男性、力量、、帶有、運動積極、肯定、善意、熱情屬性歸為陽,月亮、女性、、黑暗、帶有下沉、靜止、消極、否定、、屬性歸為陰,並由此總結出一套陰陽相互作用學説解析説世上萬事萬物產生和發展。它應用到自然界、人類及生老病死有了後來陰陽五行學説、陰陽八卦學説和古老中醫理論。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種物質和它們運動。五行概念早在戰國時期出現,它是陰陽相互作用產物。木、火和金、水分列於土地上下,前兩者屬陽,後兩者屬陰,火比木活躍屬陽,水比金位置下,屬陰,土地處中間屬於中性,因水樹木生長必需,故水木相互依存,這樣構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循環,稱為“五行相生”。這種循環物質相生,違背了它會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稱為“五行剋”。但是,事物發展變化存在着現象,這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過度的相剋,其次序剋是,比如,木氣,過木去乘土,使土氣。相侮叫反克,是自己可以克勝一方,卻反而它克勝,其次序和相剋相反。比如,剋關係是木克土,然而土氣,土會反過來侮木。我國古代哲學家自然界一切事物性質,列入這五大類範疇,並以此説世界萬物起源。
《黃帝內經》地陰陽和五行結合到一塊,形成了中醫五行理論,並以此指導醫學實踐和疾病防治。古人認為五行天上應金木水火土五星,地上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人仁義禮智信五種德性,這五類物質天、地、人之間形成串聯,如果天上木星發生了變化,地上木類和人仁心隨之產生變異。古代這種天、地、人三界影響和五行相生相剋道理來推算人命運。
本信息,形名是
五行者,古人習慣拿五説事而、輪盤而。
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國傳統觀念中和所有事物分不開,人長相、身材、性格方面和五行息息相關,生辰八字五行分析可以知道人身體狀況:
一、金形人。金形人,體形上看,骨態露,節突出。頭,肩,腹,手,腳。從五官看,臉形偏方,膚色.金形人,,多,能當機。但能歡察事態發展。金主肅殺,嚴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材。金,畏火,耐暖熱,所以,要小心春.
二、木形人。木形人,體形上看如樹型,身材多挺直,頭,身背。手足,皮膚.木形人屆於型,命中多操勞,有任勞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人如感風邪傷肝,而且多秋冬季。因為肝屬木,故木形人秋冬時,要加強肝保護,注意營養,不要過於,以防染上肝疾。
三、水形人,適合於秋冬,秋冬季,金水相生.春時,木泄水枯;夏時,火蒸水氣呈涸。所以,春夏時,水形人染病,而且多屬腰腎,不可不防。
比如這個金生水,金屬上面可以凝結出水。 其實早上樹葉上可以凝結出露珠,需要金屬行。 這種現象是冷凝。 説成金生水,解釋。
金金,水水。 化學上,金屬元素是無法生出水元素。
如果沒有氧氣,木是無法生火。 單純燒煤氣有火,但是沒有生出土來。至於那些灰塵,其實來木頭,還不如説木生土呢。
金屬生成是因為地殼運動,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確實土造成壓力有關係,但土本身沒有直接關係。我們可能讓土直接生出金來。
水生木好像有點道理,有問題,學過光合作用知道,水是無法生成木頭,還需要二氧化碳、陽光、酶、ATP以及NADPH形成要素才能生出葡萄糖,進而組成木頭骨架——纖維素。
還是那個科學道理。 設你是,我們現在驗證,有例外不是真理。
雖然現在這些通俗解釋流行,但是有例外,不是真理,也不科學。
延伸閱讀…
如果我們接受了這種解釋,何談文化自信?
理解古人説五行相生,我們得理解古人怎麼理解五行。
【五行者,何謂?謂金、木、水、火、土。言|行|者,欲言為天行氣之義。——《白虎通德論》】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五行【行】不是説,【行】是指【天行氣義】【行】。
我們可以説這五種物質五行,但是我們不能五行簡單説成這五種物質。
《尚書》:“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尚書》曰:“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革,土爰稼穡(sè)。”
《樂記》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木者,少陽;金者,陰,有中和性,故可曲可直,革。
陽見寅,寅者,演,律中蔟,律言率,所以率氣令生;卯者,,律中夾鍾;衰於辰,辰震,律中姑洗。
其日甲乙者,萬物孚甲;乙者,物蕃屈有節慾出。
時春,春之為言動。
位東方。其色青。 其音角(jué),角者,氣動耀。
其帝太皞,皞者,大起萬物擾。其神勾芒者,物之始生,其青龍,芒之為言萌。
木東方。東方者,陰陽氣始動,萬物始生。木之為言觸,陽氣動躍。
木味所以酸何?東方,萬物生,酸者達生,猶五味得酸乃達。
東方者木,萬物新出地中,。
火者,陽,尊,。
陰中陽故,太陽見於巳,巳者物必起,律中仲呂;壯盛於午,午物滿長,律中蕤賓;衰於,,律中林鐘。
其日丙丁者,其物炳明丁者,。
時夏,夏之言。 位南方。其色赤。 其音徵,徵,止,陽度。
其帝炎帝,炎帝者,太陽。其神祝融,祝融者,屬續。其精為鳥,離為鸞。
火南方,南方者,陽上,萬物垂枝。火言委,言萬物佈施;火之為言化,陽氣事,萬物變化。
火味所以苦何?南方主長養,苦者所以長養,猶五味可以養。
南方者火,盛陽承動,焦。
土者,苞含物,將生者出者,歸者,不嫌萬物。
土中宮。其日戊己,戊者,;己抑屈起。 其音宮,宮者,中。
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其精蝰蛇。 土中央者,主吐含萬物。土之為言吐。
土味所以甘何?中央者,中和,故甘,猶五味甘為主。
中央土,主養,。
五行所以二陽三陰何?土尊,尊者配天,金木水火,陰陽自偶。
金曰革。 木者,少陽;金者,陰,有中和性,故可曲可直,革。
陰見於申,申者,身,律中夷;壯於酉,酉者,老物收斂,律中南呂;衰於戌,戌者,滅,律中無射,無射者,。
其日庚辛,庚者,物;辛者,陰始成。
時秋,秋之為言愁亡。
其位西方。其色白。 其音商,商者,。
其帝皞,皞者,斂。其神蓐收,蓐收者,縮。其精白虎,虎之為言搏討。
金西方,西方者,陰始起,萬物禁止。金之為言禁。
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猶五味得辛乃委煞。
西方者金,萬物,始復諾,。
水者,,卑,故下。
故陰見於亥,亥者,仰,律中應鐘;壯於子,於子者,孳也,律中黃鐘;衰於,醜者,紐也,律中呂。
其日壬癸,壬者,陰始任;癸者,揆揆度。可揆度。
時冬,冬之。 其位北方。其音羽,羽,言萬物始孳。
其帝顓頊,顓頊者,寒縮。其神玄冥,玄冥者,入冥。其精玄武,掩起離體泉,龜蛟珠蛤。
水位北方,北方者,陰氣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言淮,陰化沾濡任生木。
水味所以鹹何?是其性。所以北方鹹者,萬物鹹,所以堅,猶五味得鹹乃堅。
北方其臭朽者?北方水,萬物幽藏,水者受垢濁,故臭。
人生有三種境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了古人解讀【金木水火土】後,我有點明白了這句話第二種境界。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延伸閱讀…
五行不是孤立,與四象有關;與四季有關;與五方有關;與五言有關;與五帝有關;五神有關,五精有關;與五音有關;五臟有關;與五味有關;五嗅有關;與十天干有關;與十二地支有關;與十二音律有關。
雖然這些概念聽起來,但是他們背後內涵是相通。
説,形雖,但神韻相通。
五行,通萬事萬物。
天,是大道規律五種顯化。
一年中,是四季變換。
一天中,是十二個時辰輪轉。
生命,是五種生命氣。
內臟中,是五種臟器。
聲音中,是五種音色。
音律中,是十二種音律。
味覺中,是五種味道。
嗅覺中,是五種氣味。
時間,是五種時代氣運。
王朝中,是五個朝代更替。
空間,是五種地理氣象。
方向上,是五個方位。
全國東南西北中,各個地方氣候。
八卦九宮五行,算盡天文地理人事。
以下例子可能,但是有助於我們理解五行內涵。 我們看一年四季。
春生,春天來了,萬物發新芽。 時春,春之為言動。
【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四象中,這是少陽。冬天過去,陽光日照温暖。
五行中,這木。木東方。東方者,陰陽氣始動,萬物始生。木之為言觸,陽氣動躍。
夏長,夏天,萬物長養,。 時夏,夏之言。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四象中,這是太陽。陽光日照,植物光合作用積累能量多,生機勃勃,開花結果。
五行中,這火。火南方,南方者,陽上,萬物垂枝。火言委,言萬物佈施;火之為言化,陽氣事,萬物變化。
秋收,秋天到了,,是收穫季節。但盛衰,樹葉枯黃,飄落。是季節。 時秋,秋之為言愁亡。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天涯。】
四象中,這是陰。秋風蕭瑟,天氣轉涼,陽光日照變短。
五行中,這金。金西方,西方者,陰始起,萬物禁止。金之為言禁。
冬藏,冬天,風雪襲來,萬物。有動物會選擇冬眠,有的會藏家中,萬物一起熬過這個冬天。萬物這裏結束,這裏開始。絕望孕育着希望。 時冬,冬之。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四象中,這是太陰。寒風雪雨,天氣徹底變冷,陽光日照徹底變短。
五行中,這水,水位北方,北方者,陰氣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言淮,陰化沾濡任生木。
土我們地球,沒有地球承載,金木水火是無法孕育。沒有地球公轉,是推動不了四季轉化。
土中央者,主吐含萬物。土之為言吐。
每個季節更替時,不是直接變冬春,變夏秋,而是有一個進過程。這個時間為十八天,四次變換,即七十二天。土代表這個孕育轉化時間段。 一年有三百六十天,一個季節有九十天,其中包含了土主導十八天,和相應季節五行主導七十二天。
【木王所以七十二日何?土王四季,各十八日,合九十日一時,王九十日。 土所以王四季何?木非土不生,火非土不榮,金非土不成,水無土不高。土扶微助衰,歷成其道,故五行王,土。王四季,居中央時。——《白虎通德論》】
由此得知,我們一天十二時辰是金木水火輪轉。
早上,太陽初升,少陽。五行屬木,寅卯辰三個時辰,陽氣上升。
【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象早晨八九點鐘太陽,希望寄託你們身上】
陽見寅,寅者,演,律中蔟,律言率,所以率氣令生;卯者,,律中夾鍾;衰於辰,辰震,律中姑洗。(注:十二律應十二地支應五行演化)
中午,日上三杆,太陽。五行屬火,巳午三個時辰,陽氣到達頂峯。
陰中陽故,太陽見於巳,巳者物必起,律中仲呂;壯盛於午,午物滿長,律中蕤賓;衰於,,律中林鐘。
下午,太陽落山,陰。五行屬金,申酉戌三個時辰,陽氣下降,冷氣到來。
陰見於申,申者,身,律中夷;壯於酉,酉者,老物收斂,律中南呂;衰於戌,戌者,滅,律中無射,無射者,。
晚上,月亮升起,午夜,太陰。五行屬水,亥子三個時辰,陽氣下降,冷氣上升。
故陰見於亥,亥者,仰,律中應鐘;壯於子,於子者,孳也,律中黃鐘;衰於,醜者,紐也,律中呂。
五行土是我們地球,土居中央,孕育轉化,吐含萬物。 沒有地球孕育,沒有地球自轉轉化 ,是推動不了一天十二時辰五行變換。
音律中,土推動音律變化趨勢。
數學上,道是一,道分陰陽兩儀。
即,a+b=1
即,(a+b)^2 =1 即,a^2+ab+ba+b^2=1
即,(a+b)^3 =1
可以説,陽是正弦波sinx,是餘弦波cosx。 陰陽振盪疊加產生了四象八卦。
物理上,有個熵增定律。
説瞭一種趨勢,熱量高温物體流向低温物體是可逆。
熵增定律,物理學家們得出了一個宇宙結局:。
當宇宙所有太陽熄滅,到達零度。 宇宙沒有生命,一片死寂。
熵增定律是宇宙變冷趨勢,古人思維中應該【陰】。
道生一:道是規律,生出了一個奇點。
一生二:奇點大爆炸造成了兩種趨勢,熵增定律變冷【陰】趨勢,能量聚集太陽變熱【陽】趨勢。
二生三:陰陽交匯,生出了地球上四象五行八卦。
萬物負陰-外界是熵增,生命揹負着熵增壓力,熵增過度會死去。
宇宙有好生之德,了我們太陽。 生命抗熵增,演化,吸收保留能量,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保留能量,動物是通過吃植物能量。 這種能量是用來抗熵增,這種背景下,薛定諤這種能量叫做【負熵】。
生命通過演化保留熱量,對抗熱量可逆流失趨勢。
萬物抱陽-萬物所有負熵來源是太陽。生命負熵食。 生命演化出所有能力抗熵增而出現。植物藍藻通過光合作用保留能量,魚吃藍藻,魚吃魚。外界熵增,生命演化智能抗外界熵增。 萬物負陰而抱陽。這一曲生命演化讚歌!
熵增定律基礎上,四象五行還可以這麼理解。
【這個B站視頻《中萬物五行:東方文明智慧,超你想象。【墨胎説70】 青鹿中醫 》】
這位大佬從能量傳遞過程角度分析了五行,而我是能量傳遞節點了分析四象五行。
木-儲存增長,木為少陽,確能量儲存增長過程,正如樹木光合作用。
火-釋放傳遞,火太陽,正如天上太陽釋放傳遞着能量。
土-接收儲存,土中間,正如地球地心巖漿是接收儲存了太陽能量而成。
金-增長釋放,金陰,金於能量增長釋放,正如金屬熱容。
水-傳遞接收,水太陰,水是一個能量傳遞接收載體,正如水高比熱容。 我們五行剋來看五行相生。
【五行所以相害者,天地性,眾勝寡,故水勝火;精勝堅,故火勝金;剛勝柔,故金勝木;專勝散,故木勝土;實勝,故土勝水。】
《白虎通德論》中説到,五行剋是天地定理。
需要證明,無條件,天地定理。
比如數學幾何平面上定理,兩點間直線。 這是需要證明,是無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