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可能影響婦女接受骨盆腔檢查經驗,然而台灣探討此議題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骨盆腔檢查中婦女護理人員照護需求與感受照護差異探討。
方法採為橫斷面、描述性研究設計,採取樣,結構式問卷調查20項婦女經歷骨盆腔檢查程序護理人員照護需求以及感受其照護。
研究對象為中部某醫學中心婦產科門診接受骨盆腔檢查婦女300人,並以配對t檢定檢測婦女護理人員照護需求與感受照護差異。
研究結果骨盆腔檢查中婦女護理人員照護需求,其平均值±標準3.18± .71-3.58± .50。
而且,87.0%以上婦女需要護理人員提供這20項照護程序。
婦女護理人員照護需求與感受照護差異前三項依序為「檢查前,會告知您檢查過程驟」、「會提供您小被覆蓋」、「會詢問您是否圍上內診台上布幔」。
此三項是婦女需要護理人員照護但感受有50.0%以上護理人員提供照護。
而差異五項依序會「保密您醫療資料」、「個人隱私資料」、「會使用您能懂用語」、「檢查結束時,會告知您可以起身」、「會指導您臀部靠近內診台下緣」。
此五項是婦女需護理人員照護且感受有90.0%以上護理人員有提供照護。
研究結果可做護理人員執行最佳實務-骨盆腔檢查指引,亦可納入婦產科護理教育課程,以及專科護理師婦產科教育訓練參考。
雌激素受體a(Estrogen receptor alpha,ER-a)乳腺癌樣本中檢測雌激素受體α (ER-α) 分佈是疾病診斷治療方案評估步驟 (Hicks et al., 2017)。
評估不只是收集資料,是分析資料,才能確立診斷。
護理照顧活動是病人為中心,解決照顧議題時,需以全人評估架構,應用批判思考技能,方能收集並分析資料,瞭解照顧需求掌握問題焦點。
本文擬依評估定義,依資料收集和分析兩步,説結合人概念和應用批判思考方式,藉由批判思考技能才能強化臨牀決策性,提升解決照顧問題效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目前全世界許多國家,是主要引起殘障死亡慢性疾病之一;隨著人口老化環境污染增加,世界衞生組織測到203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為世界第三死因。
文獻查證臨牀驗顯示,醫療人員滿足患者居家自我管理需求,包含:生理、心理、環境社會服務。
本文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疾病自我管理需求,並強調醫療照護人員角色,包含照護提供者、教育者、諮詢者、協調者管理者,期望可以滿足患者需要,使居家照護服務完善。
乳癌病人術後有手臂感覺障礙及肩部無法伸直問題,復健運動可改善症狀。
本專案旨在改善乳癌病人術後執行復健運動率,專案期間2009年11月1日2010年4月30日,現況問題:護理人員執行復健運動指導率51.1%、病人執行復健運動率37.1%及術後患肢感覺強度4.1分,主因:復健運動作業規範、舉辦職教育及列入品質稽核。
解決方案修訂標準作業規範、製作乳癌病人術後衞教本、淋巴圖卡、制定品質監控計劃,舉辦職教育及病友會。
結果護理人員執行復健運動指導率提昇91.8%、病人執行復健運動率提昇88.1%、降低病人患肢感覺強度2.5分以下。
本專案旨在應用改良式砂袋及砂袋帶是否可以提昇肝癌病人接受肝動脈栓塞術後照護意度調查。
專案動機係肝癌患者接受肝動脈栓塞術後需用砂袋加壓抱怨引發。
專案小組藉由問卷調查,病人施行砂袋加壓期間不能移動身體導致腰痠背痛、傷口疼痛、擔心砂袋掉落導致傷口出血、護理人員未能注意病人隱私、護理人員採口頭衞教、缺乏支託設備原因,導致病人照護意度降低。
擬定肝動脈栓塞術後護理指導、設計砂袋加壓帶設計1公斤砂袋、增設腰靠及側卧枕支撐體位、增設肝動脈栓塞術後病人提醒卡、制定肝動脈栓塞術作業流程品質監控指標六項措施後,病人意度實施前1.39分提昇到4.57分,提昇肝癌患者接受肝動脈栓塞術後砂袋加壓意度。
期望本專案經驗及創新砂袋加壓帶及1公斤砂袋應用能作為類似案例改善參考。
本篇個案報告係探討一位合併性蕈狀傷口乳癌病人,發現乳房腫塊時,初期漠視及缺乏資訊下尋求傳統草藥治療,因而延誤治療時機,其放射治療過程中,面臨困難傷口帶來身心困擾照護經驗。
筆者護理期間自2009年10月12日12月18日,藉由身體評估、觀察、會談、傾聽做整體性護理評估,進行資料收集。
發現個案有、及蕈狀傷口帶來社交隔離問題,其組織完整性受損主要問題尋求醫護團隊成員協助,提供個別性護理措施。
透過及關懷照護理念,於照護過程中緩解個案生理上過,提供相關資源資訊,協助改善生活品質及促進傷口,滿足生、心、社會靈性層面需求,期望此護理經驗能作日後臨牀照護類似病人參考。
IHC乳腺癌診斷病理研究中應用日益普遍。
多抗體可用於乳腺癌特異性標誌物檢測。
這些標誌物可用來檢測乳腺癌類型(例如原位癌或浸潤性癌),區分乳腺細胞類型(例如 luminal 型、basal 型、肌上皮細胞),研究增殖與疾病進程(Zaha et al., 2014)。
現在,我們一些乳腺癌中見 IHC標誌物、某些細胞特異性標誌物、增殖標誌物和乳腺癌病理進程標誌物,以及相應抗體。
PPAR-γ是深入研究的核激素受體。
70%乳腺癌樣本呈ER-α陽性,它是乳腺癌診斷關鍵生物標誌物 (Jeselsohn et al., 2015)。
ER-α是一種具有配體依賴轉錄因子功能核蛋白。
它常用於檢測 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 (Jeselsohn et al., 2015)。
孕激素受體 (PR) 是乳腺癌評估和診斷另一種生物標誌物 (Hicks et al., 2017)。
已知PR可以ER-α誘導,並ER-α蛋白調控中發揮作用。
因此,PR作為 ER-α 功能一項指標 (Mohammed et al., 2015)。
PR luminal A型乳腺癌組織中高表達,後有相關性 (Lim et al., 2016)。
ErbB2/HER2過表達存在於20-30%乳腺癌組織,見於惡性程度乳腺癌 (Mitri et al., 2012)。
FDA批准的單抗藥——珠單抗(赫賽汀),ErbB2/HER2是指導用藥診斷指標。
珠抗結合靶點是ErbB2/HER2 (Piccart-Gebhart et al., 2006)。
ErbB2/HER2(ab16662, 1/200)免疫組化染色 -人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組織(福爾馬林石蠟切片)。
pH 8.5緩衝液進行熱抗原修復。
腫瘤抑制因子 p53 80% 三陰乳腺癌 (TNBC,腫瘤不表達ER、PR、和ErbB2/HER2)中發生了突變 (Duffy et al., 2018)。
因此,p53 突變是 TNBC 最佳生物標誌物。
TNBC是一種治療乳腺癌,因為它內分泌或HER2單抗藥治療沒有反應 (Li et al., 2019)。
目前,乳腺癌中p53表達對預後影響。
一些研究表明它們有關性而另一些研究則表明它們有負相關性 (Li et al., 2019)。
p53IHC染色常用於診斷。
BRCA 基因突變是知名乳腺癌相關蛋白突變。
BRCA1是腫瘤抑制基因,是見乳腺癌突變基因之一。
發生BRCA1突變患者有 40-80% 患病風險,因此,BRCA1是多類乳腺癌診斷後關鍵生物標誌物 (Fackenthal et al., 2007)。
EGFR 是一種跨膜受體,TNBC和炎性乳腺癌 (IBC) 中表達。
後相關 (Masuda et al., 2012)。
延伸閱讀…
EGFR表達乳腺癌轉移能力增強相關,因此是侵襲性乳腺癌常用生物標誌物 (Ali et al., 2016)。
CK7和CK20是乳腺上皮細胞表達細胞角蛋白。
CK7和CK20IHC表達模式常用於區分包括乳腺癌內腫瘤類型。
大多數乳腺癌呈 CK7陽性及CK20陰性,因此,它們組合是優質生物標誌物組合。
約 80% 乳腺癌呈 CK7 陽性及CK20 陰性 (Chu et al., 2000)。
APOBEC3B ER陽性乳腺癌中表達,是後生物標誌物,是下游基因突變驅動因子,加速乳腺癌比例進程。
這些突變使得 APOBEC3B 陽性乳腺癌具有高度耐藥性 (Zou et al., 2017)。
Cyclin D1是細胞週期主要調控蛋白之一,可促進細胞週期 G1 期向 S 期發展。
包括乳腺癌內多類腫瘤中,Cyclin D1突變增加。
50%乳腺癌存在Cyclin D1 過表達 (Mohammadizadeh et al., 2013)。
它可作多類乳腺癌後生物標誌物,但是一些研究推測,如果Cyclin D1 luminal型乳腺癌中表達,可能後 (Ortiz et al., 2017)。
Ki67是細胞分裂中蛋白,常用作細胞增殖標誌物。
此外,它於乳腺癌診斷,用以檢測細胞增殖水平。
這可以作為後標誌物,是一些乳腺癌內分泌治療有反應指標 (Niazi et al., 2018)。
環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 COX-2)COX-2是一種可合成前列腺素酶。
它乳腺組織中表達乳腺癌發展有相關性。
研究表明,COX-2過表達是乳腺癌表型驅動因素。
阻斷該蛋白作用有望治療乳腺癌。
另外,乳腺脂肪組織中COX-2過表達和相關腫瘤病理進程有相關性 (Harris et al., 2014)。
Caveolin-1是caveolae (細胞質膜微囊,細胞膜上穴樣內陷) 主要組分,細胞增殖、侵襲及乳腺癌轉移中發揮作用。
它是乳腺癌治療和疾病後生物標誌物。
Caveolin-1表達是後標誌,表明腫瘤惡性 (Qian et al., 2019)。
PPAR-γ是深入研究的核激素受體。
延伸閱讀…
它類型乳腺癌相關,其配體可抑制增殖,血管生成,誘導細胞凋亡 (Fenner et al., 2005)。
研究表明,PPAR-γ通過維持HER2陽性內皮細胞乳腺癌幹細胞來促進腫瘤生長,因此它表達是這類細胞生物標誌物 (Wang et al., 2013)。
與其它類型細胞相比,轉錄因子FOXA1乳腺癌細胞中的分佈。
乳腺癌細胞中,FOXA1結合於染色質開放和ER-α應答轉錄關 (Cowper-Sallari et al., 2012)。
研究表明,FOXA1 增強子區域中存在數千種乳腺癌相關單核苷酸多態性 (SNPs) (Meyer et al., 2012)。
2021年《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療指南規範(2021年版)》(以下簡稱CACA-CBCS指南)於10月22日正式發佈,該指南中國抗癌協會復旦學附屬腫瘤醫院聯手打造,問世受到了學界泛的關注和討論。
於2019版指南,新版指南收錄了過往兩年乳腺癌領域診療進展。
值得一提的是,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方面,指南新增了生物類似藥定義,並且指出曲抗生物類似藥可國內獲批説書上適應症使用1,指南緊隨國際指南和規範,並中國結合。
自2019年我國獲批第一個生物類似藥以來,截止目前,我國獲批了13個生物類似藥,且研發管線數量上領跑全球,儘管,但影響生物類似藥我國發展,國內多質量生物類似藥產品上市及其相關評價原則、指南教育推進,生物類似藥我國是新生事物代名詞,即使基層醫院許多臨牀、藥學專家能。
此次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納入CACA-CBCS指南,了其使用規範,進一步肯定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其實,從全球,NCCN指南(2019.V3)2019年珠抗生物類似藥寫入指南,指出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是原研藥合理替代,包括珠抗聯合化療或聯合帕珠抗及化療所有方案2。
歐洲ESO/ESMO晚期乳腺癌國際共識指南(ABC 5)3國際指南納入了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推薦。
我國CACA-CBCS指南於曲珠抗生物類似藥推薦基本國外保持一致,對生物類似藥適應症外推、安全性臨牀應問題做了綱領性指導和推薦。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復旦學附屬腫瘤醫院餘科達教授,珠單抗生物類似藥臨牀應,結合CACA-CBCS指南,進行權威解讀。
餘科達主任醫師,教授,博導
是,參照原研藥生物類似藥本質上是。
我可以理解藥學及臨牀家這種擔憂或,因為生物類似藥批准時安全數據和有效性數據不如原研藥或其他獲批新藥那樣覆蓋。
生物類似藥歐洲使用了十多年,而且歐洲批准的生物類似藥比美國批准的要多多。
我所知,這些生物類似藥沒有一個因或令人擔憂毒性導致撤回或黑框警告。
目前抗技術日趨完善,我們有超過60種以上分析方法生物類似藥原研藥,證明二者是否具有高度相似性。
並且,EMA和FDA於大分子抗放行審查要求嚴格,因為這些單克隆抗體是更複雜分子,它們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受到關注。
我國,NMPA發佈《生物類似藥研發評價技術指導原則》4,生物類似藥是指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獲註冊參照藥具有相似性治療生物製品。
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了相似性評價,證實原研藥無臨牀意義。
生物類似藥臨牀應中,首要關注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CACA-CBCS指南中新增了生物類似藥定義,指導原則定義,同時,指南明確表示「單抗類藥物珠抗及其生物類似物、帕妥珠抗、伊尼抗總體安全性1」,這實際臨牀應和治療具有意義。
生物類似藥經格法規審批上市,什麼臨牀腫瘤學家其適應症外推有疑慮?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批中心(CDE)發佈《生物類似藥相似性評價和適應症外推技術指導原則》5,「適應症外推」是指在候選藥參照藥整體相似基礎上,當直接臨牀試驗證候選藥一個適應症上參照藥臨牀相似,
則可能通過擬外推適應症相關研究數據和信息科學論證,支持其於參照藥中國獲批其他直接研究適應症。
《指導原則》明確出了三個適應症外推基本條件5:1)使用了臨牀試驗模型,能夠檢測參照藥與候選藥差異;2)臨牀關作用機制和/或相關受體;3)生物類似藥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進行了充分表徵,並且推斷適應症沒有或額外安全性問題。
珠單抗生物類似藥例,其獲批上市,了、科學、分析科學、臨牀前研究、臨牀藥理學研究以及臨牀研究來論證原研藥療效等同,安全性相似6。
同時III期臨牀試驗中選取臨牀試驗模型——HER2陽性MBC一線治療人羣,並觀測到生物類似藥參照藥高度相似性,符合NMPA頒佈《注射用珠單抗生物類似藥臨牀試驗指導原則》要求7。
後,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和原研藥作用靶點,是HER2受體。
並安全性和免疫原性進行了充分評估,並且擬外推適應症沒有或額外安全性問題。
因此基於以上充分且科學研究,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了原研珠單抗所有適應症。
截止到目前為止,國際上獲批了12個珠抗生物類似藥,外推至原研珠抗所有適應症。
今年發佈CACA-CBCS指南當中明確表示1「珠單抗生物類似藥, 可國內獲批説書上適應症使用」。
可見生物類似藥格法規監管審批上市,其適應症外推是科學且安全。
世界應用中,應該如何理智看待生物類似藥作原研合理替代與其他方案配伍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