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 |歷史上12月18日的大事件 |12月18是什麼日子 |【12月18號之前有什麼節日】

  俄國文學家高爾基説:“真理是認識事物工具,是人們前進和上升道路上階梯,真理是人類勞動中產生。

”那麼讓今天是什麼節日你介紹,歷史上12月18日發生大事件。

  國際移徙者日  2000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考慮到世界上移徙者眾多,而且數目日益增加,決定宣佈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

大會要求所有會員國宣傳人權、移民基本權和制定有關措施來保護移民一切權利形式來紀念這一天。

  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78年12月18日,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北京開幕。

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意義歷史轉折。

全會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工作徘徊中前進局面,開始全面認真地糾及其以前左傾錯誤。

三中全會,建設和改革工作展開,國家經濟上和政治上都出現了形勢。

  1990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保護所有移徙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決議 45/158)。

2000年12月18日, 聯合國大會考慮到世界上移徙者眾多,而且數目日益增加, 決定宣佈12月18日國際移徙者日。

大會強調有進一步努力確保所有移徙者人權和基本。

估計,世界上每35個人當中有一個移徙者,自己祖國之外另一個國家生活和工作,所有國家有移徙者。

各會員國、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組織,舉辦國際移徙者日,其他外,宣傳移徙者人權和基本、分享經驗以及制訂確定保護移徙者行動 。

  12月18日同時是瓦屋山國際冰雪節。

2010年12月18日,國際冰雪節在四川省眉山洪雅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幕。

活動以以“收穫樂·暖情眉山”宣傳主題,瓦屋山冰雪載體,突出特色,推出了賞雪、玩雪、滑雪、雪雕、購物旅遊項目。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詔,改蒙古國號“元”。

“元”,是中國第一個“”字加入正式國號之中朝代,之前各“”字尊稱。

該習慣後來明清繼承,正式國號“大明”、“大清”。

  1939年——崑崙關戰役開始,中國軍隊擊敗日本軍隊。

崑崙關戰役,是中國國民政府發動反攻決策日本侵略軍當局發動“一號作戰”計劃硬碰硬結果,它是整個桂南會戰核心戰役。

是蔣介石嫡系“中央軍”歸桂系(二號人物白崇禧)指揮一戰例。

此戰為中國軍隊首次攻堅戰打敗日本“鋼軍”光輝戰例,中國近代戰爭史上,這是一筆,確實值得後人景仰。

  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全會中心議題是華國鋒主席指示討論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

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啓了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同時中國共產黨面貌產生歷史性變化。

    中國法定節日 有新年(1月1日,放假一天);春節(農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節(農曆日,放假一天);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放假一天);中國青年節(5月4日,14週歲以上青年放假半天);端午節(農曆端午當日,放假一天);國際護士節(5月12日);兒童節(6月1日,14週歲少年兒童放假一天);中國共產黨誕生紀念日(7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教師節(9月10日);中秋節(農曆中秋當日,放假一天);國慶節(10月1日,放假三天);記者節(11月8日)。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中國傳統節日 有春節、元宵節 、節、端午節、中秋節 。

此外,各少數民族保留着自己傳統節日,諸如傣族潑水節、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彝族火把節、瑤族達努節、白族三月街、壯族歌圩、藏族藏曆年和望果節、苗族跳花節。

    中國元旦,傳説起於三皇五帝之一顓頊,距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

“元旦”一詞出現於《晉書》:“顓帝孟夏正月元,其實正朔元旦春”詩中。

南北朝時,南朝蕭子云《介雅》詩中有“四季元旦,萬壽初春朝”記載。

     春節是中國人一年中第一個傳統佳節。

過去,春節稱為“新年”,因為中國歷史上沿用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一年開頭。

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
4000多年歷史,它是虞舜興起。

公元前兩千多年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着部下人員,祭拜天地。

從此,人們這一天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

説這農曆新年由來,後來叫春節。

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採用公曆紀年,農曆新年改稱“春節”(公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

春節時,家家貼春聯、貼年畫、裝飾居室。

春節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團聚時刻,全家人歡聚一起,吃一頓“年夜飯”;許多人通宵不眠,稱“守歲”。

次日,大家開始到親朋好友家裏“拜年”,問候,祝願一年裏萬事如意。

春節期間,傳統文娛活動獅子舞、龍燈舞、劃旱船、踩普遍。

 春節簡介 習俗  食俗  守歲
 少數民族春節  春節詩歌    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稱上元節、元夜、燈節。

這是春節後第一個月圓夜。

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並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將元宵節列節日。

隋、唐、宋以來,盛。

《隋書·音樂志》日:“每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於端門外建國門內,綿亙八里,列戲戲場”,參加歌舞者達數萬,昏達旦,至晦而罷。

社會和時代變遷,元宵節風俗習慣有了變化,但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過元宵節,有吃元宵和觀燈習俗。

元宵糯米粉皮,內裹果料糖餡,圓形,是“團圓”象徵。

元宵節觀燈始於公元一世紀,當代各地盛行。

每到元宵節夜,許多城市舉辦燈會,展出各種彩燈,造型新奇,千姿百態;農村,舉行文娛活動,如放焰火、踩、耍龍燈、扭秧歌、盪鞦韆。

    中和節在農曆二月二,稱龍抬頭。

此時正值驚蟄前後,春歸大地,萬物復甦,蟄伏泥土或洞穴中昆蟲蛇獸冬眠中醒來,傳説中龍沉睡中醒來,故名龍抬頭。

古時龍是象徵,所以借龍來驅逐害蟲。

明代流行燻蟲兒,二月二這天人們要元旦祭祀餘下餅,用油煎,以此燻牀和炕,叫燻蟲兒。

農村,老百姓草木灰蜿蜒圍宅一圈,入院內繞水缸一圈,中引龍回。

是,這天飲食多龍名。

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麪條叫吃龍鬚,現在“龍鬚麪”由此得名。

小孩這天剃頭理髮,叫“剃龍頭”。

婦女這天不動針線,説是了避免傷龍眼。

有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語。

不過這個節日現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習俗有。

    4月5日前後節。

節古時叫三月節,已有
2000多年歷史。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是節日只有。

節原是祭祀祖先節日,而如今是這一天開展祭掃烈士陵墓、悼念活動。

時分,天氣轉暖,草木復萌,人們結伴到郊外踏青、放風箏、欣賞春光,所以節有時稱做”踏青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本名“端午”。

《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風土記》有“仲夏端五,端,初”之句。

認為,它是紀念中國古代詩人屈原而產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戰國時期楚國人,他因自己政治理想實現,挽救楚國滅亡,秦國滅楚後,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羅江沉;江邊羣眾得知,駕舟打撈屈原屍體。

紀念這位愛國詩人,後人這天定為端午節。

每逢此節,民間有帶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習俗。

香袋表示屈原品德節操如馨諡藝,萬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魚屈原屍體吃了,後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船表示去營救屈原。

    農曆七月初七夜,稱“七夕”,是傳説中牛郎織女每年相會日子。

是夕,陳瓜果子於庭中,女孩子結綵縷,穿七孔針。

説穿完者巧。

“乞巧節”,於多是女孩子參加,故稱“少女節”。

意大利節日

    

意大利節日宗教有着密切關係,因此可分為宗教節日和非宗教節日。

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

 
宗教節日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意大利節日宗教有着密切關係,因此可分為宗教節日和非宗教節日。

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

 
宗教節日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意大利節日宗教有着密切關係,因此可分為宗教節日和非宗教節日。

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

 
宗教節日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意大利節日宗教有着密切關係,因此可分為宗教節日和非宗教節日。

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

 
宗教節日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宗教節日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宗教節日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延伸閱讀…

12月18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2月18是什麼日子?歷史上12月18日的大事件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1月6日 主顯節,稱顯現節

主顯節,稱顯現節,原是紀念“東方三博士前來朝拜聖嬰耶穌”,今天它已成一個兒童節日了。

傳説5日夜裏,有位騎着掃帚老婦,會各家各户壁爐煙囱裏進來,給小朋友送禮物,聽話孩子會得到一隻裝有禮物筒襪,聽話會得到一隻裝有一塊黑炭長筒襪。

節日早晨,小朋友起來去壁爐爐台尋找自己禮物。

小朋友想得到一份稱心如意禮物,願得到一塊黑炭。

其實,這是家長們教育孩子一種方法,孩子表現和自己意圖,買東西裝進筒襪裏,晚上放在爐台上,待孩子們第二天早晨去取。

2月3月 狂歡節

狂歡節,稱謝肉節,齋前一天舉行。

基督教有規定,復活節前40天齋期,而復活節定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故復活節無日子,3月21日4月25日之間。

確定了復活節往前推41天即為狂歡節。

齋期間基督教徒不應食肉,應該舉行婚配和其他娛樂活動,所以齋開始前舉行一次狂歡活動,稱狂歡節或謝肉節。

現在人們注意齋規定,但狂歡節成一種習俗,狂歡活動不止一天。

意大利許多地方舉行規模娛樂活動,威尼斯和維亞雷歡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復活節

是慶祝耶穌死後三天復活節日,時間春分月圓後第一個禮拜天。

這是聖誕節後意大利一節日,放假一星期,人們習慣利用這個假期外出旅遊。

典型祝賀語是BUONA
PASQUA (復活節樂!).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延伸閱讀…

12月18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2月18日是什麼節日

復活節標誌是巧克力蛋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8月15日 八月節

8月15日即八月節,是古羅馬時代沿襲下來節日,慶祝聖母昇天。

現在國家公務人員和各單位職員,8月份要休假,分二批,7月底8月15日第一批,8月158月底為第二批。

這期間機關不辦公,學校放假,商店輪休。

人們要到外地去度假,有去海濱,有去山區,有去國外。

11月2日 萬聖節

萬聖節,稱死人節。

要去祭奠亡人、掃墓,要獻上一些黃色或白色菊花。

因此,菊花意大利認為是葬儀花,不可贈予活着人。

  
12月8日 聖母受胎節
紀念聖母懷胎.
耶酥出生是有一段故事,耶酥是因着聖靈成孕,童女馬利亞所生。

神派遣使者加伯列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她成親,那孩子起名為《耶酥》,意思是要他百姓罪惡中救出來。

  
12月25日 聖誕節

聖誕節是意大利節日。

放假元旦後,或放至主顯節,共有二個禮拜假期。

24日晚是聖誕夜,人們要進行守夜,通宵達旦地舉行慶祝活動。

人們在家裏要裝飾一棵聖誕樹,上面掛上彩燈、糖果和各種裝飾品,樹下放着家長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禮物,或者在家裏佈置一個象徵耶穌降生地馬廄,有聖嬰、聖母、聖約瑟、牛、馬、羊雕塑。

教堂裏是佈置大型耶穌降生馬廄,供人瞻仰,商店裏佈置聖誕樹,增加節日氣氛。

意大利人過聖誕節要全家團聚,所以是個團圓節。

《聖誕節起源》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縮寫。

撒是教會一種禮拜儀式。

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

我們它作耶酥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

這一天,世界所有基督教會舉行禮拜儀式。

但是有很多聖誕節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

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節日。

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酥降生和受洗禮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
EPIPHANY,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酥世人顯示自己。

當時只有耶路撒冷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酥誕生而紀念耶酥受洗。

後來歷史學家們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伯利恆》。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神)特拉(MITHRA)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

這一天是羅馬曆書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異教徒這一天作春天希望,萬物復甦開始。

可能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

這是教會初期力圖異教徒風俗習慣基督教化措施之一。

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重視這個節日。

它和新年一起,而慶祝活動大大超過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節日。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非宗教節日
 
1月1日元旦,稱:新年

元旦,稱:新年,一歲之首。

慶祝方式我國相似,除夕之夜要守歲,等到新年鐘聲敲響後,要開香檳酒祝賀新年,有人放鞭炮。

開香檳酒時要讓瓶塞發出響聲並讓其“飛上空中”,然後觀察瓶塞落誰身上。

瓶塞落誰身上,誰一年裏會萬事如意,因此是吉祥兆。

意大利有些地區居民,除夕之夜要窗户外扔東西,預示迎新。

現在此習慣消失,但除夕之夜,是新年鐘聲敲響時候,還是應該注意不要別人窗户下面行走,走時,要小心,以免物擊中。

2月14日 情人節
情人節,民間風俗節日。

情人節傳説:
之一,情人節源自英國,叫聖瓦倫泰因節。

傳説公元270年,有一個叫瓦倫泰基督徙,因為帶頭反抗羅馬統治者迫害被捕。

獄中,他和監獄女兒建立了感情。

可是2月14日這一天他處死了。

臨刑前,他情人寫了一封情書,表達了自己情懷。

自此,基督徙了紀念這位殉難者,2月14情人節。

之二,英國古代有另外一個傳説:2月14日這一天是鳥兒選擇配偶日子。

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聖瓦倫泰因節成了年人選擇情侶情人節。

每到這一天,青年男女互贈禮品,或寄情人卡。

這種表達情人卡寫收件人名字而沒有發信人落款,但收件人能猜出是誰寄。

3月8日(三八婦女節)
《三八節由來》
1903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女工反對資產階級壓迫、剝削和歧視,爭取,舉行了罷工和示威遊行。

這一鬥爭得到了美國勞動婦女支持和響應。

1910年,一些國家婦女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者婦女代表大會。

大會主持會議德國社會主義革命家蔡特金建議,加強世界勞動婦女和支持婦女爭取鬥爭,規定每年3月8日國際婦女節。

聯合國1975年開始慶祝國際婦女節,從此《三八》節成全世界勞動婦女爭取和平、爭取婦女兒童權利、爭取婦女解放而鬥爭節日。

三八節這一天,意大利放假,但男士們會周圍同事贈送金黃色花,有大商場女顧客進門時贈送花。

4月25日 意大利解放日

意大利解放日,因為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北方人民舉行起義,解放了米蘭、、熱那亞大城市,驅逐了希特勒德國佔領軍。

紀念這一勝利,這一天定為解放日,國家機關舉行慶祝活動。

5月1日 勞動節
五一節這一天意大利工會工作者活躍,很多工薪階層人相聚一起。

“五一”國際勞動節由來: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法國巴黎開幕。

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時工作制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節日。

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歷史意義決議。

從此,“五一”國際勞動節誕生了。

母親節 (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
石竹花問候

説母親節初始於美國。

1907年5月,住費城安娜.M.賈維斯母親去逝而無比。

於是,她倡議並教堂安排儀式、組織活動來紀念母愛。

安娜真摯情感引起了許多人鳴,當時參加者胸前佩戴白色石竹花。

後來人們爭相仿效,這一形式美國人中流傳開來。

1910年,西弗吉尼亞和華盛頓州長正式宣佈母親節該州節日。

1912年,美國成立了母親節國際協會。

第二年5月,美國眾議院通過決議,號召總統以及內閣、參眾兩院議員和聯邦政府中一切官員母親節佩戴石竹花,以示母親崇敬。

美國國會於1914年正式命名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

當時總統發佈宣言,號召在母親節當天所有公共建築物懸掛國旗表達美國全體母親和尊敬。

1934年5月2日,美國發行了第一枚紀念母親節郵票,美國畫家惠勒斯名畫《母親肖像》中心部分郵票主體,左下角配上了一瓶石竹花。

母親節這一天,家庭其他成員總是設法讓整日勞作母親能地度過屬於她節日。

母親們會收到孩子們贈送卡片,有家庭舉行慶祝活動。

  
6月2日 國慶節

國慶節。

1946年6月2日,意大利舉行了決定國家體制公民投票,結果大多數人贊成廢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國,因此這一天是意大利共和國國慶節。

這一天意大利總統要舉行招待會,意駐外使、領館要舉行招待會,以示慶祝。

7月2日8月15日 錫耶納賽馬節(地方性節日)
7月2日8月15日錫耶納舉行賽馬,這是意大利賽馬活動。

9月第一個星期天: 威尼斯賽船節

威尼斯賽船節。

上述提到這些公共節日外,各地有許多地方性節日,如9月第一個星期天威尼斯要舉行賽船節。

 
另外意大利人有自己節日,即生日和命名日。

他們重視自己生日,親戚朋友要送禮物,還要舉行慶祝活動。

是一起吃頓飯,生日蛋糕是必不可少。

命名日是個人一種節日,教歷上是哪位聖人紀念日時,應自己親戚或朋友中這位聖人同名人表示祝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