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施姓族譜】鹿港施姓尋根指南:臨濮堂施氏族譜大公開

施姓的起源與遷移史

引言:
施姓源遠流長,其發展與遷徙歷程備受學界關注。根據《元和姓纂》等文獻記載,施姓的淵源可追溯至周朝,乃魯國望族,後隨唐宋移民渡海來台。

鹿港施姓族譜 Play

時間 事件 人物
清康熙六十年 平定朱一貴起義 施世驃
清康熙五十八年 興修八堡圳 施世榜
清康熙年間 初創台灣科舉 施姓儒生、武生
清早期 隨施琅渡台 施世驥、施世驃、施世驊等
明鄭時期 隨鄭芝龍來台 施琅家族
唐朝中期 遷居福建 施典
魏晉南北朝 南遷江南
漢朝 入關中 施仇
春秋末期 散居山東
春秋時期 孔子弟子 施伯、施之常
周朝 得姓於魯國 周公旦

現狀與文化

鹿港施姓族譜

當今,施姓位於姓氏排行榜第105位,人口約258萬,佔全國人口0.16%。主要分佈於南方,尤以閩浙地區最為集中。施姓族人自古重視文化教育,歷代輩出文人雅士、書法家、篆刻家等傑出人才。此外,施姓也為國家建設做出重大貢獻。

名人趣事

施琅乃福建泉州人士,其祖籍為潯海支派的施姓聚居地。施琅攻台成功後,在台南置將軍鄉,吸引大量福建移民遷入台灣。施琅後裔大多定居於此,其中施啟秉曾任提督軍門,其長子施世榜修建的八堡圳成為台灣重要的水利工程。

鹿港施姓族譜研究:承先啟後,追索根源

前言

鹿港施姓族譜是記載鹿港施姓家族歷史淵源的重要典籍。透過整理與研究族譜,不僅能探究先祖的遷徙足跡,還能凝聚家族成員的認同感。本文將深入探討鹿港施姓族譜的纂修過程、內容特色,以及其對家族史研究的意義。

族譜纂修過程

鹿港施姓族譜始修於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由施克輝、施克紹等人主持。族譜歷經數次增修,其中較重要的有:

修纂年代 編修者 序言撰寫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施克輝、施克紹
嘉慶九年(1804年) 施顯宗、施顯榮 施朝顯
道光三十年(1850年) 施顯忠、施顯文 施朝貴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 施國安、施國棟 施贊元

內容特色

鹿港施姓族譜主要記載以下內容:

類別 內容
家乘 家族起源、遷徙過程、開基祖
世系 各房派祖先及後代譜系
傳記 傑出人物事蹟、官職履歷
遷徙紀錄 族人外遷及入贅紀錄
墓葬圖誌 祖先墓地分佈及記載
祭祀儀程 家族祭祀活動安排

歷史意義

鹿港施姓族譜不僅是家族史料,更具有以下歷史意義:

  • 追溯家族起源:透過族譜記載的遷徙過程,可追溯施姓家族的源流。
  • 瞭解社會風俗:族譜中的祭祀儀程、婚姻紀錄等資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風俗習慣。
  • 研究地方發展:施姓家族在鹿港的發展與鹿港的興衰息息相關,族譜記載提供了地方發展的珍貴史料。
  • 凝聚家族認同:族譜的纂修與流傳,有助於凝聚家族成員的認同感,維繫家族凝聚力。

結論

鹿港施姓族譜是承載家族歷史和文化的寶貴典籍。透過族譜的整理與研究, dapat深入瞭解施姓家族的起源、發展與貢獻,並促進家族成員的團結。族譜不僅是家族史料,更是研究地方史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參考文獻。

延伸閲讀…

臨濮堂施氏族譜

[臨濮堂施氏族譜](施興來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