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天監地理醒世切要辨論》,清欽天監刻漏科:博士金溪賓、博士東魯齊克昌(考其後歷任主簿、左監副、副監)、大興李廷耀(考其欽天監右監副)、博士山陰鍾模、五官挈壺南昌劉毓、劉毓圻(考其欽天監右監副)、洪文潤、南昌熊佑,禮部主客司員外郎石城管志寧撰。
書初成於乾隆五年庚申(一七四零)。
後於乾隆十一年(一七四六)作增刪,改名《欽天監風水論》,又名《欽天監新選地理辨論》。
意即是欽天監原《欽天監地理辨論》選內容版本。
《欽天監地理醒世切要辯論》一書,觀點明確,邏輯,議論,切中時弊,是沉迷於風水理氣者一記當頭棒喝!使風水後學走彎路,筆者該書上半部分公佈並意譯如下:【原文】:曰:「俯以察以地理。
」察,詳於觀視,謂目力乎?彼道眼、法眼稱,察中生出耳。
【注釋】:《經》上説「俯以察地理」,這「察」字意思,要詳細觀察,這道説不是眼力勁嗎?所謂「道眼」、「法眼」稱呼,是觀察中得來。
【原文】地理者,條理,即文理脈絡理。
山脈細分縷析,各有條理可察。
羅盤製成,方位説立,地理理混為方位陰陽理,故有格龍、格穴語。
使龍穴果用格而不用察,真龍正穴,人易得而知,何古雲「三年尋龍,十年定穴」哉!【注釋】:風水地理,一種條理,即風水文理脈絡理。
山脈分支散葉,穿落傳變,是有條理可察看。
但是,這世上有了羅盤,方位理氣説誕生後,這地理理和方位陰陽理混一談了,所以才有「格龍」、「格穴」説。
倘若真龍正穴,能用羅盤格而不用眼力觀察能找到,那人人能得到真龍正穴了。
什麼古人説「三年尋龍,十年定穴」呢?【原文】倘格龍鬚三季,格穴十年,是羅盤怪物,而羅盤者一憨人矣!山靈有知,自當為之恥笑。
愚故謂方位陰陽理,用格而不用察,非格方位分辨,選擇趨避,莫由知矣。
【注釋】:若是拿羅盤格龍要三年,定穴要十年,那這羅盤個怪物,羅盤人個傻子了!山靈如果有知,會恥笑這種人。
所以我説,方位陰陽理,可以羅盤格而不用眼力察。
如果不用羅盤格,那麼,方位分辨,吉日選擇,確定。
看卜氏《雪心賦》裡説「辨方,子午針」,這説羅盤格而不是眼力察了。
可知,地理理,是要眼力觀察而不是羅盤格。
如果不用眼力觀察,那麼,地脈行走穿變,龍穴沙水主真假,無法知道了。
【原文】觀卜氏雲:「辨方,子午針。
」其用格而不用察。
可知地理理,用察而不用格。
非察則脈絡貫穿,龍穴真情,無由見矣。
觀卜氏雲:「留心四顧,相山人。
」其用察而不用格可知。
噫,倘覺此辯者,而弗覺,烏得謂高明哉!【注釋】:看卜氏《雪心賦》説「留心四顧,相山人」,這話説眼力觀察而不是羅盤格了。
唉,倘若有誰聽了我這番議論執迷不悟,怎能稱得上是高明地師呢!【原文】:地理經書,有可讀者,有不可讀者。
可讀者,惟青烏經、葬書、雪心賦、倒杖篇、疑龍經、撼龍經、發微論、穴情賦、九星篇、八式歌、堪輿寶鏡、趨庭經、堪輿管見,此地理正宗,不可不讀。
【注釋】:風水地理書籍,有可讀,有不可讀。
可讀書籍,只有青烏子《青烏經》,郭璞《葬書》,卜則巍《雪心賦》,楊筠松《倒杖篇》、《疑龍經》、《撼龍經》,蔡牧堂《發微論》、《穴情賦》,廖金精《九星篇》、《八式歌》,劉伯温《堪輿寶鏡》,張子房《趨庭經》,謝雙湖《堪輿管見》,這些是地理正宗書籍,是不可不讀。
【原文】:不可讀者,如天機,金篆,催官,玉尺,海角,青囊,天玉,玄珠書。
一系假名偽造,一系偽傳偽,此地理説,斷斷不可讀。
【注釋】:不可讀書籍呢,如託名丘延翰《天機素書》、託名軒轅帝《金篆玉函》,託名賴布衣《催官篇》,託名劉秉忠《玉尺經》,託名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託名石公《青囊經》,託名楊筠松《天玉經》,以及夏世隆《地理玄珠》,這些書不是託名偽造,便是傳假,是地理説,是千萬不能讀。
【原文】:推而論,凡言形勢性情者,可讀。
諏擇,各有神驗。
此讀書其次者。
習斯道者,先要明師登山,指點龍穴砂水,口傳脈理真訣。
次要熟識巒頭,多看仙跡。
有確見,然後讀書,方為有益。
否則是屋裡先生,開卷了了,登山茫茫,焉能識山川妙哉!所以,徒讀地書,作,而反受地害者,舉世皆然,曷可勝嘆!昔人謂讀書不如圖,圖不如登山,洵確論。
【注釋】:推開來説,一切講巒頭砂水形勢書,可以讀;一切講天星、卦例理氣書,是不可讀。
但這讀書是次要。
想學習風水地理人,要師帶領,登山指點龍穴沙水,口傳脈理真訣。
其次,跋山涉水,熟識巒頭,並多看名師案例。
自己有了正確見解,然後讀書,才能書中獲益。
否則話,「屋裡先生」,開卷似懂非懂,登山則茫然無知,怎能瞭解山水哪裡呢!所以啊,那種死讀地理書籍,作,而反受假地害人,舉世是,真令人不勝浩嘆啊!古人説讀書不如圖索驥,圖索驥不如登山考察,這話是。
【原文】:巒頭者,山形。
形者,氣著。
氣者,形微。
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
葬書雲「地有吉氣,土起」,此形之著於外者。
蓋氣吉形,端莊;氣兇形,欹斜破碎。
以此驗氣,氣何能逃?以此推理,理自可測,奚必泥方位理氣以為吉凶!
【注釋】:所謂「巒頭」,山水形體,而這形體氣顯示。
所謂「氣」,巒頭形體。
氣是難察,形是顯而易見。
郭璞《葬書》説「地若有吉氣,地表會隆起」,這形體顯示氣啊。
若是吉氣,形體,端莊;若是,形體,欹斜破碎。
這巒頭形體來檢驗氣吉凶,氣觀察了。
通過觀察巒頭形體來理氣,則吉凶可測,為何要執泥於方位卦例理氣而論吉凶呢?【原文】:今術家鹹謂「巒頭體,天星理氣為用」,總由惑於方位天心與方位陰陽五行理氣,故以體用。
殊不知陰陽五行理氣,即寓於巒頭之中,非巒頭之外有理氣説。
謝雙湖雲:「陰陽五行理氣,不可見而見於巒頭之形,形即理氣著。
」故觀巒頭而理氣可知。
【注釋】:現在地師都説「巒頭體,天星理氣為用」,這是因為他們沒搞清楚方位天心與方位陰陽五行這二者之間區別,所以才有體用分。
殊不知陰陽五行理氣,隱藏沙水巒頭之中,不是巒頭之外另有什麼理氣方法。
謝雙湖先生説:「陰陽五行理氣,是不可察看,它隱藏沙水巒頭之中,沙水巒頭形體理氣顯示。
」因此,通過看巒頭能知道理氣。
【原文】:至於天星者,蓋謂陰陽五行氣,天成象,地成形,星之所臨,地之鍾,上下相感而應。
如下有地,上有相之星應之,非若方位家以亥為天皇,艮天市類。
使天星地理果如方位説,則天文可以不仰觀而知,地理可以俯察而曉,雖今三尺童,記紙上陳言,盤中遺蹟,亦可圖而索驥。
【注釋】:至於所謂天星,那是説天成象,地成形,天星所臨地,便是地氣鍾處,天地感應。
譬如地上有相之龍穴,則天上有相之星來感應,不是那些方位理氣家所説的亥為天皇星、艮天市星類東西啊。
若使天星地理如方位理氣家説那,那麼,天文可以不用仰觀能瞭解,地理不用俯察可知曉,現在小孩子,能書上説羅盤上文字,圖索驥而知道天星地理了。
【原文】:嗚呼,天文地理,豈若其易識哉!後君子,當惕然,專心致志熟審巒頭,毋惑乎方位天星理氣,執定羅經,非份追求,反失真地之吉,而受假地!王鶴泉雲:「嘗覆人家墳,見有亥龍入首扦丙向,艮龍入首扦丁,天星理氣卻合而子孫敗者,只因巒頭。
」朱文公「第一要看巒頭,有了巒頭穴可求,若是巒頭,縱合天星是浮」,誠有鑑於斯。
【注釋】:唉,天文地理,是這樣知道嗎?學習風水地理君子們啊,應當過來了,要專心致志精察巒頭,不要天星理氣説迷惑了,羅盤上方位理氣來消砂納水,那樣反而會破壞吉地招來兇禍!王鶴泉先生説:「檢驗過人家老祖墳,碰見有亥龍入首扦丙向、艮龍入首扦丁,符合天星理氣要求,但其家子孫敗起,只因其祖墳巒頭啊。
」朱熹説:「看風水第一看巒頭,巒頭好了才有真穴可求,若是巒頭,縱然處處合天星卦位,那是。
」這番話他於現實情況而發。
什麼是風水中國古人風水叫地理,叫堪輿,連起來讀堪輿風水地理,堪:觀察天,輿:觀察地,風:空氣空間,水:水文水質,地:地形地質,理:研究分析理論。
古人很多經典風水著作中,是形體。
明朝之前風水經典中,大都形學佔份量多,而理氣內容很少。
風水,即觀察宅地與墓地地脈地形、風向、水流,以之測斷人產生吉凶休咎影響方術,宅相墓術。
晉代之前稱堪輿,稱地理,烏術,青囊術。
晉代郭璞《葬書》中言:「葬者,乘生氣。
夫陰陽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地中而為生氣。
其行,地勢。
類別書名作者備註風水《葬經》[晉]郭璞撰該書是堪輿鼻祖郭璞關於陰宅學説著作,是權威風水經典。
《欽天監新選地理辨論》為清乾隆時期欽天監博士賓,以及其他諸位欽天監博士編著。
(博士,官名。
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或一藝、事教授生徒官職。
)欽天監是我國明清兩代,掌管天文、曆法推算,以及頒布、漏刻授時、陰陽術數官方機構。
堪輿家稱住宅、墓地四面二十四個方位,子、醜、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和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八天幹〈不用戊、己〉以及八卦中幹、艮、坤、巽四卦來表示。
《晉書.魏舒傳》:舒字陽元,外祖母魏氏甥小而慧,意謂應。
寥《泄天機.安墳入式歌》:徐善繼《人子知.砂法》:…我國風水術自唐末宋初以來,理氣工具——羅盤問世,講氣了。
方位三合派、八宅派,繼而元運和卦例三元派、玄空派,而分出什麼奇門派、六壬派、六法派、三星派、天星派、龍門派、派、上虞派、湘楚派、金鎖玉關派等等等等,理氣內容來愈複雜,到了清末民初沈氏玄空那裏,講巒頭,講理氣了。
風水師們開口閉口是分金、卦位、飛星,不知什麼是來龍去脈,什麼是穿落傳變,什麼是官鬼禽曜了。
面風水術發展局面,金代起,官方正式介入風水市場管理。
《元史·選舉志一》記載:“世祖元二十八年夏六月始置諸路陰陽學……延祐初,令陰陽人依儒醫例,於路、府、州設教授員,凡陰陽人管轄,而上屬於太史焉。
”意即元代起,官方開始全國各個地設立陰陽學課程及陰陽學教授員,培養與管轄地方五術人員。
自此,我國陰陽術士,儒生和醫生,納入了官方管理體統。
明清兩代,陰陽學管理制度完善。
朝廷欽天監既是陰陽學學府,同時是管理機構。
各州、縣設陰陽學典術、正術、訓術官職。
凡陰陽術士,悉歸朝廷欽天監及地方陰陽官員管理、培訓、認證。
陰陽術士各個地方選拔上來後,後送到欽天監考試。
《大明會典》規定:“天下府州縣舉到陰陽人堪任正術官者,俱吏部送(欽天監),考中,送回選用;中者發回原籍民,原保官吏治罪。
”於官方建立了一套各級陰陽術士及官員學習、考試、選拔、定期考核和律法監管制度,使我國皇家堪輿學保持和佔據着統、領先地位。
如清乾隆時期欽天監監正賓人,一羣頂高手。
當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趙鯨説他:“高君精於形家言及克擇,無出其右。
”工部右侍郎徐逢震也説:“金溪高君,執秩欽天監有年,其特識,持諭有根底。
窩鉗圓頂,乳圓下,突之圓中。
其名傾動公卿間。
”這位執掌皇家風水牛耳賓先生,他於“近世其術者恆秘,淺者執所得以是,陋者執羅經以誤人……”局面,組織欽天監左副監齊克昌、右副監李廷耀、劉毓圻,博士鍾模、孟其甫,五官挈壺劉毓、洪文潤、熊佑,禮部主客司員外郎石城管志寧人,撰寫了《欽天監地理醒世切要辯論》一書,風水師執羅講理氣現象進行了客觀分析和嚴厲駁斥,大聲疾呼:“後君子,當惕然,專心致志熟審巒頭,毋惑乎方位天星理氣,執定羅經,非份追求,反失真地之吉,而受假地!”這本《欽天監地理醒世切要辯論》一書,觀點明確,邏輯,議論,切中時弊,是沉迷於風水理氣者一記當頭棒喝!使風水後學走彎路,筆者該書全文公佈並意譯如下:原文:曰:“俯以察以地理。
”察,詳於觀視,謂目力乎?彼道眼、法眼稱,察中生出耳。
地理者,條理,即文理脈絡理。
山脈細分縷析,各有條理可察。
羅盤製成,方位説立,地理理混為方位陰陽理,故有格龍、格穴語。
使龍穴果用格而不用察,真龍正穴,人易得而知,古云“三年尋龍,十年定穴”哉!倘格龍鬚三季,格穴十年,是羅盤怪物,而羅盤者一憨人矣!山靈有知,自當為之恥笑。
愚故謂方位陰陽理,用格而不用察,非格方位分辨,選擇趨避,莫由知矣。
觀卜氏雲:“辨方,子午針。
”其用格而不用察。
可知地理理,用察而不用格。
非察則脈絡貫穿,龍穴真情,無由見矣。
觀卜氏雲:“留心四顧,相山人。
”其用察而不用格可知。
噫,倘覺此辯者,而弗覺,烏得謂高明哉!意譯:《經》上説“俯以察地理”,這“察”字意思,要詳細觀察,這道説不是眼力勁嗎?所謂“道眼”、“法眼”稱呼,是觀察中得來。
風水地理,一種條理,即風水文理脈絡理。
山脈分支散葉,穿落傳變,是有條理可察看。
但是,這世上有了羅盤,方位理氣説誕生後,這地理理和方位陰陽理混一談了,所以才有“格龍”、“格穴”説。
倘若真龍正穴,能用羅盤格而不用眼力觀察能找到,那人人能得到真龍正穴了。
什麼古人説“三年尋龍,十年定穴”呢?若是拿羅盤格龍要三年,定穴要十年,那這羅盤個怪物,羅盤人個傻子了!山靈如果有知,會恥笑這種人。
所以我説,方位陰陽理,可以羅盤格而不用眼力察。
如果不用羅盤格,那麼,方位分辨,吉日選擇,確定。
看卜氏《雪心賦》裏説“辨方,子午針”,這説羅盤格而不是眼力察了。
可知,地理理,是要眼力觀察而不是羅盤格。
如果不用眼力觀察,那麼,地脈行走穿變,龍穴沙水主真假,無法知道了。
看卜氏《雪心賦》説“留心四顧,相山人”,這話説眼力觀察而不是羅盤格了。
唉,倘若有誰聽了我這番議論執迷不悟,怎能稱得上是高明地師呢!原文:地理經書,有可讀者,有不可讀者。
可讀者,惟青烏經、葬書、雪心賦、倒杖篇、疑龍經、撼龍經、發微論、穴情賦、九星篇、八式歌、堪輿寶鏡、趨庭經、堪輿管見,此地理正宗,不可不讀。
不可讀者,如天機,金篆,催官,玉尺,海角,青囊,天玉,玄珠書。
一系假名偽造,一系偽傳偽,此地理説,斷斷不可讀。
推而論,凡言形勢性情者,可讀。
凡言天星卦列者,不可讀。
此讀書其次者。
習斯道者,先要明師登山,指點龍穴砂水,口傳脈理真訣。
次要熟識巒頭,多看仙跡。
有確見,然後讀書,方為有益。
否則是屋裏先生,開卷了了,登山茫茫,焉能識山川妙哉!所以,徒讀地書,作,而反受地害者,舉世皆然,曷可勝嘆!昔人謂讀書不如圖,圖不如登山,洵確論。
意譯:風水地理書籍,有可讀,有不可讀。
可讀書籍,只有青烏子《青烏經》,郭璞《葬書》,卜則巍《雪心賦》,楊筠松《倒杖篇》、《疑龍經》、《撼龍經》,蔡牧堂《發微論》、《穴情賦》,廖金精《九星篇》、《八式歌》,劉伯温《堪輿寶鏡》,張子房《趨庭經》,謝雙湖《堪輿管見》,這些是地理正宗書籍,是不可不讀。
不可讀書籍呢,如託名丘延翰《天機素書》、託名軒轅帝《金篆玉函》,託名賴布衣《催官篇》,託名劉秉忠《玉尺經》,託名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經》,託名石公《青囊經》,託名楊筠松《天玉經》,以及夏世隆《地理玄珠》,這些書不是託名偽造,便是傳假,是地理説,是千萬不能讀。
推開來説,一切講巒頭砂水形勢書,可以讀;一切講天星、卦例理氣書,是不可讀。
但這讀書是次要。
想學習風水地理人,要師帶領,登山指點龍穴沙水,口傳脈理真訣。
其次,跋山涉水,熟識巒頭,並多看名師案例。
自己有了正確見解,然後讀書,才能書中獲益。
否則話,“屋裏先生”,開卷似懂非懂,登山則茫然無知,怎能瞭解山水哪裏呢!所以啊,那種死讀地理書籍,作,而反受假地害人,舉世是,真令人不勝浩嘆啊!古人説讀書不如圖索驥,圖索驥不如登山考察,這話是。
原文:巒頭者,山形。
形者,氣著。
氣者,形微。
氣隱而難知,形顯而易見。
葬書雲“地有吉氣,土起”,此形之著於外者。
蓋氣吉形,端莊;氣兇形,欹斜破碎。
以此驗氣,氣何能逃?以此推理,理自可測,奚必泥方位理氣以為吉凶!今術家鹹謂“巒頭體,天星理氣為用”,總由惑於方位天心與方位陰陽五行理氣,故以體用。
殊不知陰陽五行理氣,即寓於巒頭之中,非巒頭之外有理氣説。
謝雙湖雲:“陰陽五行理氣,不可見而見於巒頭之形,形即理氣著。
”故觀巒頭而理氣可知。
至於天星者,蓋謂陰陽五行氣,天成象,地成形,星之所臨,地之鍾,上下相感而應。
如下有地,上有相之星應之,非若方位家以亥為天皇,艮天市類。
使天星地理果如方位説,則天文可以不仰觀而知,地理可以俯察而曉,雖今三尺童,記紙上陳言,盤中遺蹟,亦可圖而索驥。
嗚呼,天文地理,豈若其易識哉!後君子,當惕然,專心致志熟審巒頭,毋惑乎方位天星理氣,執定羅經,非份追求,反失真地之吉,而受假地!王鶴泉雲:“嘗覆人家墳,見有亥龍入首扦丙向,艮龍入首扦丁,天星理氣卻合而子孫敗者,只因巒頭。
”朱文公“第一要看巒頭,有了巒頭穴可求,若是巒頭,縱合天星是浮”,誠有鑑於斯。
意譯:所謂“巒頭”,山水形體,而這形體氣顯示。
所謂“氣”,巒頭形體。
氣是難察,形是顯而易見。
郭璞《葬書》説“地若有吉氣,地表會隆起”,這形體顯示氣啊。
若是吉氣,形體,端莊;若是,形體,欹斜破碎。
這巒頭形體來檢驗氣吉凶,氣觀察了。
通過觀察巒頭形體來理氣,則吉凶可測,為何要執泥於方位卦例理氣而論吉凶呢?現在地師都説“巒頭體,天星理氣為用”,這是因為他們沒搞清楚方位天心與方位陰陽五行這二者之間區別,所以才有體用分。
殊不知陰陽五行理氣,隱藏沙水巒頭之中,不是巒頭之外另有什麼理氣方法。
謝雙湖先生説:“陰陽五行理氣,是不可察看,它隱藏沙水巒頭之中,沙水巒頭形體理氣顯示。
”因此,通過看巒頭能知道理氣。
至於所謂天星,那是説天成象,地成形,天星所臨地,便是地氣鍾處,天地感應。
譬如地上有相之龍穴,則天上有相之星來感應,不是那些方位理氣家所説的亥為天皇星、艮天市星類東西啊。
若使天星地理如方位理氣家説那,那麼,天文可以不用仰觀能瞭解,地理不用俯察可知曉,現在小孩子,能書上説羅盤上文字,圖索驥而知道天星地理了。
唉,天文地理,是這樣知道嗎?學習風水地理君子們啊,應當過來了,要專心致志精察巒頭,不要天星理氣説迷惑了,羅盤上方位理氣來消砂納水,那樣反而會破壞吉地招來兇禍!王鶴泉先生説:“檢驗過人家老祖墳,碰見有亥龍入首扦丙向、艮龍入首扦丁,符合天星理氣要求,但其家子孫敗起,只因其祖墳巒頭啊。
延伸閱讀…
”朱熹説:“看風水第一看巒頭,巒頭好了才有真穴可求,若是巒頭,縱然處處合天星卦位,那是。
”這番話他於現實情況而發。
原文:觀龍勢,察穴形。
勢者,神顯。
形者,情著。
非勢無以見龍之神,非形無以察穴之情。
故祖宗要有聳拔之勢,落脈要有降下勢,出身要有屏障勢,過峽要有頓跌勢,行度要有起伏勢,轉身要有後撐前趨之勢。
或踴躍奔騰,若馬馳;或層級平鋪,若水波;有此勢則真龍,無此勢則龍,雖有山脈行來,不過死梗荒崗,縱有穴形,花,此理。
審勢法,要登高望之,次龍身步,左右觀,對面相,其真神顯露處,其奔聚之所,自可得而知之矣。
至於察形法,辨其圓、、曲、、方、六體,窩、鉗、乳、突之四格,再以乘金、相水、穴土、印木法證,穴情逃矣。
何為“乘金”?蓋五行中圓金,曲水,木,有真穴,有圓動處。
窩鉗圓頂,乳圓下,突之圓中。
若窩鉗之中,有乳突,乳突之上,復有窩靨,名曰“羅紋土宿”,陰少陽穴。
乘若坐乘於圓暈動氣之中。
何謂“相水”?蓋有圓動可乘,左右有微茫曲抱水交揖於穴前名堂內,即蝦鬚蟹眼是。
相者,二水交合處而。
何謂“印水”?蓋微茫水外,有兩股真沙夾過穴前,方逼得微茫水合於小名堂水內,即蟬翼牛角是。
印者,有此水印證於此沙,方為氣止水交。
若無此沙,則水泄氣散,非真穴。
何謂“穴土”?蓋有此三者,有五土四備裁脂切玉之土,方有生氣。
否則,外形內氣相符合,亦非真穴。
穴者,如人身針灸穴,於此而可以。
苟四徵既具,中間有氣,即火。
此察穴要法。
故地理之要,不外乎形勢而已矣。
今業此術者,多以方位星卦談視精義,而於形勢實理反目説,以致地理混淆,真偽莫辨,誤人而不可得,故辨明形勢理,裨後學者得以趨向於正而無邪路惑。
《欽天監風水論》為清乾隆時期欽天監博士賓,以及其他諸位欽天監博士編著。
(博士,官名。
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或一藝、事教授生徒官職。
)欽天監是我國明清兩代,掌管天文、曆法推算,以及頒佈、漏刻授時、陰陽術數官方機構。
『掌測候推步政令,協天紀,授人時。
觀象佔驗,選擇時候事,掌。
』博士賓是當時皇家風水執牛耳者,書中序雲『高君精於形家言及克擇,無出其右。
』『金溪高君,執秩欽天監有年,其特識,持諭有根底。
諏擇,各有神驗。
其名傾動公卿間。
……即予年逾四十,尚艱於嗣,賴君改卜邸舍,許孕毓,歲果驗』。
上可知,本書主要作者賓,是當時公認堪輿高手。
而負責編著此書其他人,多欽天監左右監副。
諸多行業大師編撰本書是乾隆時期官方風水堪輿之術力作。
於現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科書,或者各行業出版社出版職業書。
本書序雲:『近世其術者恆秘,淺者執所得以是。
陋耆執羅悞人,一卮。
茲因本監刻漏科,專司,於是出其秘典,搜輯羣書,列為一切要辨論,四科鹹備,體用兼全。
頒刻中外,俾孝子慈孫慾葬其親者,藉是以無患。
……』可見編著本書目的並非是教授風水堪輿之術,而是當時市面上流傳堪輿偽謬加以辨正,體用,使官方和民間風水師有所遵循。
其目的與同是清乾隆時期官修頒行《欽定協紀辨方》是相類。
書中民間風水師重羅經理氣而輕形勢巒頭做法了駁斥,『龍穴果用格而不用察,真龍正穴,人易得而知,古云“三年尋龍,十年定穴”哉!倘格龍鬚三季,格穴十年,是羅盤怪物,而羅盤者一憨人矣!山靈有知,自當為之恥笑!』《欽天監風水論》作為當時官方風水堪輿學力作,書中言條理,觀點明確,言論。
部分論點現今雖,但大多論述能我輩後學陰陽堪輿路給予指引。
現書中部分精彩論述摘抄於下,供參詳探討。
曰:“俯以察以地理。
”察,詳於觀視,謂目力乎?彼道眼、法眼稱,察中生出耳。
地理者,條理,即文理脈絡理。
山脈細分縷析,各有條理可察。
羅盤製成,方位説立,地理理混為方位陰陽理,故有格龍、格穴語。
使龍穴果用格而不用察,真龍正穴,人易得而知,古云“三年尋龍,十年定穴”哉!倘格龍鬚三季,格穴十年,是羅盤怪物,而羅盤者一憨人矣!山靈有知,自當為之恥笑。
愚故謂方位陰陽理,用格而不用察,非格方位分辨,選擇趨避,莫由知矣。
觀卜氏雲:“辨方,子午針。
”其用格而不用察。
可知地理理,用察而不用格。
非察則脈絡貫穿,龍穴真情,無由見矣。
觀卜氏雲:“留心四顧,相山人。
”其用察而不用格可知。
噫,倘覺此辯者,而弗覺,烏得謂高明哉! 注:龍脈需用法眼觀,羅經格穴。
觀龍勢,察穴形。
勢者,神顯。
形者,情著。
非勢無以見龍之神,非形無以察穴之情。
故祖宗要有聳拔之勢,落脈要有降下勢,出身要有屏障勢,過峽要有頓跌勢,行度要有起伏勢,轉身要有後撐前趨之勢。
或踴躍奔騰,若馬馳;或層級平鋪,若水波;有此勢則真龍,無此勢則龍,雖有山脈行來,不過死梗荒崗,縱有穴形,花,此理。
審勢法,要登高望之,次龍身步,左右觀,對面相,其真神顯露處,其奔聚之所,自可得而知之矣。
至於察形法,辨其圓、、曲、、方五體,窩、鉗、乳、突之四格,再以乘金、相水、穴土、印木法證,穴情逃矣。
何為“乘金”?蓋五行中圓金,曲水,木,有真穴,有圓動處。
窩鉗圓頂,乳圓下,突之圓中。
延伸閱讀…
若窩鉗之中,有乳突,乳突之上,復有窩靨,名曰“羅紋土宿”,陰少陽穴。
乘若坐乘於圓暈動氣之中。
何謂“相水”?蓋有圓動可乘,左右有微茫曲抱水交揖於穴前名堂內,即蝦鬚蟹眼是。
相者,二水交合處而。
何謂“印木”?蓋微茫水外,有兩股真沙夾過穴前,方逼得微茫水合於小名堂水內,即蟬翼牛角是。
印者,有此水印證於此沙,方為氣止水交。
若無此沙,則水泄氣散,非真穴。
何謂“穴土”?蓋有此三者,有五土四備裁脂切玉之土,方有生氣。
否則,外形內氣相符合,亦非真穴。
穴者,如人身針灸穴,於此而可以。
苟四徵既具,中間有氣,即火。
此察穴要法。
故地理之要,不外乎形勢而已矣。
今業此術者,多以方位星卦談視精義,而於形勢實理反目説,以致地理混淆,真偽莫辨,誤人而不可得,故辨明形勢理,裨後學者得以趨向於正而無邪路惑。
注:地理之要,形勢,星卦理氣後。
巒頭吉理氣,兇不為兇,巒頭理氣吉,反吉為兇。
真龍落脈,頓成星體,開面展肩,挺胸背,有大勢降下。
如婦人生產,努力向前推送。
但對面看,見其形。
左右睨視,方見。
此陰體陽落大地。
至於行龍身上落脈,或起頂分落,或肩旁落,或腰落,或尾後落,或側面落,或紐絲落,或閃落,雖無大勢降下,要龍身磨轉,成其背而有停留落下勢,其脈方。
否則枝腳沙體,落。
故術家審龍,看其落脈,辨其偽,不可只看到頭一節,誤為。
所謂“山結地地,且看落脈知”。
故落脈一節,龍穴,不可不留心細察。
注:真龍落脈如婦人生產,此乃神喻,讓我龍脈結穴理有了理解。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笑話『有一對父子事風水,兒子新婚花燭洞房夜,其父蹲窗外,聽其兒言:一雙撥貪狼峯啊,山峯出脈是一片平原,咦,平原下方是一片草原,哈哈哈哈。
。
。
找到了,找到了,風水寶地這裏!其父聽聞後,忘之所以,跺着叫起來:兒子,風水寶地在哪裏?我留住,讓來葬我這副老骨頭,蔭佑你。
。
。
』言雖,但確實道出了風水寶地真諦。
龍身行度,兩旁無外山護送,謂。
然起頂有枝腳護,轉身有尾撐託送,則本身衞有力,到頭有結作。
但力量耳。
若龍身行度,兩旁有外山護送,而本身反無枝節尾撐,謂,到頭定無結作。
故術家審龍,看其本身孤與不孤,不可因其有外護,而認其,無外護而認其。
至於蘆鞭、串珠貴格,可以此概論。
大要龍身真假辨,落脈處討其消息,此不可不知。
注:龍身孤否,看自身有無迴護。
《海角經》艮巽兑三吉,乾坤坎離震為五。
《催官篇》以亥為天皇第一,艮丙巽辛兑丁為六秀。
《玉尺經》乾坤為二老,辰戌醜四庫,貴人不臨鄉,且為四暗金煞,來龍不可犯。
然則,三吉六秀,貴龍;二老四庫,五龍。
陰龍貴,而陽龍。
何以震屬陰,而見棄,互相矛盾耶。
今貴龍無論,龍言。
如廣西呂氏茅潭山祖地,乾龍辰,後出宰相,二子登用;錢塘茅氏三台山祖地,坤龍癸,後出狀元;福建林氏獅頭山祖地,辰龍戌向,後出五尚書,科第;鉛山費氏祖地,辰龍戌向,後出狀元;餘姚謝氏祖地,戌龍辰,後出宰相;歙縣黃氏祖地,戌龍辰,後出副憲世科;會稽陶氏篙祖地,龍丁,後出會元;餘姚謝氏祖地,龍巽,後出宰相、探花、會元。
他如壬龍、子癸龍、乙龍、寅甲龍、午龍、申龍,具有名地可考,盡述。
如乾坤為二老,辰戌醜四庫,而何以反出大貴耶?查青田元勳劉氏祖地,庚酉龍入首,作辛山乙向;豐城世科李氏祖地,艮龍入首,作戌山辰;蘭溪世宦章氏祖地,坤申龍入首,作坤山艮;吾鄉廉憲徐氏祖地,戌龍入首,作乾山巽,此乃陰龍陽,陽龍陰,是謂陰陽,何以反出大貴耶? 由此觀,可見二十四龍可葬,二十四可向,可以二十四方位陰陽分為龍脈。
蓋貴出於祖宗來龍,非出於方位陰陽。
且龍脈不過從亥方入,即以亥名之,乾方入手,即以乾名之,非因有二十四方位名分,定有二十四方位龍脈。
故只可以二十四方位分辨龍脈陰陽五行,以便於選擇趨避,斷不可以二十四方位分為龍脈。
司馬頭陀雲:“方向別外氣符應可,方向定龍穴不可。
蓋龍穴既定,方向,方向以定龍穴。
”斯言誠足證。
注:龍脈祖宗來龍有關,與方位無關,方位論吉凶謬。
但吉凶應事方位相關。
《催官篇》、《玉尺經》言:陰龍真氣,陽龍偽氣。
後人遵用二説,點穴羅經格。
是亥是艮,謂氣貴;是乾是寅,便謂氣偽。
如來脈是亥艮,臨結穴亥兼乾三分,艮兼寅三分,扶起亥艮之陰,而放倒乾寅之陽。
挨左挨右,乘其氣。
或亥變乾,壬艮變為寅,即乘亥艮真氣扦之,截去乾壬醜寅偽氣;或亥脈到頭鋪,雜乾壬;或艮脈到頭鋪,雜以醜寅,即提高就亥艮扦,而棄其雜氣。
有變通其説者,如亥艮之真氣多,而乾壬醜寅之偽氣少,宜留去偽,依亥艮扦。
若乾壬艮寅偽氣多,而艮亥之真氣,宜陽合陰,乾壬醜寅扦之,不可貪亥艮,取禍。
有遵其説者,謂來脈多,入首陽偽,來脈陽多,入首偽,此偽落,穴其真者,初退吉,穴其偽者,。
謂來脈偽,入首陽多,來脈陽少為偽,入首多,此偽來落,立穴唯乘入首之真甚吉。
是多少偽,不以陰陽分。
總之,謬説!蓋天地間,一陰一陽謂道,故孤陽不生,獨陰不成,生物合陰陽。
果如前説,,以陽偽,只用棄偽,是陰可有而陽可無,縱天地合而復開,無是理矣! 即以其説推,如岡龍來脈,尚有形跡可格,陰陽多寡,若茫茫迥野,一片鋪氈展席,淼淼平湖,一望無形無影,格起,陰陽多寡,以辨其穴之真偽貴賤耶?毋乃執而,是術之窮乎?且脈氣止聚之處,自有穴情而不可,可方位陰陽多寡而挪移變遷者乎?愚故謂穴,於來龍。
龍之真偽,於祖山。
祖宗證龍,龍證穴,萬無一失。
斷不可以方位陰陽多寡辨其穴!郭景純雲:“葬者,乘生氣。
”其生氣者?朱子所謂陰陽五行氣化生萬物者是。
由此觀,陰真陽偽謬,昭然可見矣。
注:穴者,如人身針灸穴,於此而可以。
方位挪移而變化?穴吉凶,但用穴吉凶,如人針灸,醫師知針何穴,進出,左右旋,則效果一。
故需以羅經格理,否則吉穴屬吉。
今查南城張狀元祖地,文筆坤。
蘇州申狀元祖地,文筆申。
文筆坤申,而反出魁者多矣。
拘於巽辛。
查福建馬尚書祖地,天馬甲。
福建王總督祖地,天馬乙,天馬東方而反出八座者矣。
拘於乾離。
查德興張氏張水南祖地,穴前石印於午丁方,出四神童、翰林。
吾鄉吏部祖地,印亦午丁方,並無瞽目輩。
則石印之方圓端莊,生堂內,謂印浮水面,世出魁元。
即坎離何嫌。
查玉融商氏陽基陰地,水口遊魚醜艮方,出兄弟三進士。
吾鄉蔡佈政祖地,遊魚艮方,並無僧道之流。
遊魚逆流,填塞水口,名曰禽星守土,代產英豪。
即艮何妨。
大要沙形圓方正相向有情吉,欹斜破碎反背無情為兇,而方位拘。
楊公雲:“山水問吉凶方,吉方富強。
急流斜側山尖射,雖居吉位衰亡。
”此以沙水而合言。
又云:“沙如美女,夫。
”故術家論沙,龍法推求,次宜察其形狀,性情向背,不可泥於方位而斷為吉凶應。
注:砂吉凶與方位無關,只看其向背。
諸書論水法者,有謂來水宜生方,去水宜死絕方。
其生旺死絕説,或來龍起,或坐山起,或起。
為三合水者,有謂寅午戌申子辰六,武曲星管局;癸艮甲辛四向,廉貞星管局;巽丁坤庚壬五,破軍星管局,俱宜右水倒左,吉;巳酉醜亥卯六,巨門星管局;乾丙二,貪狼星管局;乙向,祿存星管局,俱宜左水倒右,吉,反此兇者。
有謂貪武水宜來去,文廉祿水宜去來,巨輔弼水來去可,破軍水來去不可者。
有謂乾坤艮水可去不可來,巽水可去可來,寅申巳亥四生水宜來去,辰戌醜未四庫水流者。
有謂乙丙交而趨戌,辛壬會而聚辰,鬥牛納庚丁氣,金羊收癸甲,辰戌醜未四墓水者。
有謂子寅辰乾丙乙屬金,陽為公;午申戌坤壬辛屬木,陰為母。
卯巳醜庚艮丁屬水,陽為子;酉亥巽甲癸屬火,孫,四經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