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倒地蜈蚣:術後消腫聖品
引言
術後紅腫熱痛令人困擾,蜈蚣草成為醫師推薦的輔助消腫良藥。讓我們深入瞭解它的功效、用法和禁忌。


性質與功效
蜈蚣草全草皆可入藥,性微寒、味苦酸。具有消炎、消腫、鎮痛、解熱等功效,尤其適用於筋骨扭傷、拔牙、手術後傷口的消腫。
適應症
- 筋骨扭傷
- 拔牙、手術後傷口紅腫熱痛
禁忌
體質偏寒者、腎臟疾病、急慢性肝炎、發燒者不適合服用。
用法用量
- 將 30~40 公克新鮮蜈蚣草(乾燥則用 10~15 公克)放入3~4碗水中。
- 煎煮成 2 碗藥汁,倒出後再加入 2 碗水煮成 1 碗。
- 將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藥汁混合,早、中、晚飯後各喝 1 碗,連續 2 天。
注意事項
- 飯前、空腹喝效果最佳,腸胃不佳者飯後飲用。
- 生理期、懷孕期間不可飲用。
- 因藥性寒涼,不建議直接喝冰的。
結論
蜈蚣草是術後消腫的民間藥用植物,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腫效果。在服用前,應諮詢專業醫師或中醫師,以確保適合自身體質。
釘地蜈蚣禁忌:瞭解避免危害的關鍵
釘地蜈蚣禁忌是必須嚴格遵守的,以避免接觸這種具有毒性的生物所帶來的潛在危害。釘地蜈蚣是一種大型蜈蚣,其強大的毒液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後果。
延伸閲讀…
還能降低脂肪肝!蜈蚣草是什麼?怎麼喝?水煮法+喝法一次公開
逆轉脂肪肝~中醫發現:倒地蜈蚣草終結肝包油
釘地蜈蚣的特徵
特徵 | 描述 |
---|---|
體長 | 可達 15 公分 |
體色 | 紅褐色或黑色 |
身體 | 扁平,由許多體節組成 |
頭部 | 有一對觸角和一對螯肢 |
腿 | 每個體節有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