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東亞地區的生日習俗概覽
作為東亞文化中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生日慶祝活動歷經數千年的演變,融合了文化、宗教和民間習俗。以下文章將探討東亞文化圈中盛行的生日慶祝儀式,及其背後藴含的深層意義。
特殊意義的生日
東亞傳統中生日一般是按虛歲計算。某些歲數的生日特別重要,傳統上會舉行特定的儀式。嬰兒出生後第一個生日是周歲,父母會為滿周歲的子女舉行周歲禮,祝福子女健康成長。到六十歲生日有還甲儀式等。
生日稱呼
傳統上每個生日皆有不同的稱呼。整生日指的是每逢個位數是9(女性)或者0(男性)的生日,例如59歲、60歲、49歲、50歲等。散生日是指整生日以外的生日。每逢生日個位9的生日稱為「大慶」,例如39、49、59、69、79等。每逢生日個位0的生日稱為「正慶」,例如40、50、60、70、80等。


長者生日的重視
一般來説,東亞人尤其關注家中年事已高的長者,六十歲起的生日又稱壽辰、大壽,他們的生日亦同樣受重視;每一年的出生週年日都是一次家庭聚會稱為過壽、賀壽、祝壽,可以看作是一個家庭的節日。除六十歲生日還甲外,七十七歲的喜壽、八十八歲的米壽、九十九歲的白壽也特別受重視。
小孩的生日
中國古典的民間俚俗用法,稱呼小孩子或尚未結婚年輕人的生日為長尾巴。北北方和南方都有這樣的説法,通常是指長輩對晚輩説過生日。父母會説每一年長一次尾巴。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是從前醫藥不發達,嬰幼兒夭折率高,民間傳説把小孩名字取得越難聽,越能長命百歲。二是為長輩做生日是很正式的事情,小孩子過生日就不必如此講究排場。所以家中長輩叫做壽,至於小狗子們就叫做「長尾巴」了。
君主的生日
君主的生日更是重要,會有特別的名稱,也是全國的節日。如唐代皇帝與二戰前的日本天皇生日稱為天長節。中國明代、清代每逢遇到皇帝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有加科考試,叫做恩科。若正科與恩科合併舉行,則稱“恩正併科”。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年)是慈禧太后七十大壽,當時稱“萬壽節”,普天同慶,科舉加試“恩科”,最後由劉春霖中狀元。次年(1905年)科舉被廢,劉春霖成為中國最後一位狀元。
公曆和農曆生日
現代東亞文化圈所覆蓋地域,生日又分為公曆生日和農曆生日。西方的生日日期相對來説比較簡單。日期就是出生的那一天的公元紀年法的公曆日期。若生日正好是2月29日的話,每逢閏年才會有生日。
漢字文化圈的生日記錄方法跟西方大相逕庭。新的一歲開始於農曆新年,也就是説農曆新年過後,每個人就長了一歲。所以新年「辭舊迎新」的意味裡面還有歲數的一定含義。而一般過生日還是習慣使用農曆。所以現代公曆和農曆並用的東亞地區如中國、台灣、朝鮮半島、越南、琉球,每個人可以有農曆和公曆兩個生日。
慶祝活動
點燃生日蠟燭
今天與慶祝生日有關的各種習俗源遠流長,都起源於魔法和宗教。在古代,祝賀、送禮、慶祝、點燃蠟燭等習俗,旨在保護當天滿週歲的人不致被邪靈傷害,並確保他在未來的一年安康。點燃 birthday candles 是向過 birthday 的小孩表示敬意,能為小孩帶來好運。道賀和祝福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
送禮
每個人的 birthday 是對個人來説較重要的日子。 birthday 代表着年齡的增長和閲歷的增加,人到了80歲以後即算是「高壽」,所以這個歲數去世的人的葬禮也稱為「笑喪」、「喜喪」。 birthday 對每個人來説都是個特別的日子,所以一般過 birthday 的人都會受到朋友和家人的特別待遇。所以小孩子都對自己的 birthday 十分期待,甚至希望早點到來,但是成年人(尤其隨著年紀增長)可能就沒那麼期待了,因為又有人來祝賀自己老了一歲。除了聚會之外,還會備有禮物送給過 birthday 的人,一般來説都會得到許多朋友和家人送的禮物。
周歲慶祝
週歲是嬰兒出生後過的第一個 birthday,傳統上會有特定的慶祝活動,稱為週歲慶(朝鮮語:돌잔치),會舉行抓周,並請親朋好友到家中吃頓飯,來家中吃飯的外來長輩或朋友會包紅包給這位小孩,祝福小孩。
做壽
老年人喜歡隆重慶祝整十整十五或一些特殊意義數字的歲數的 birthday,稱為“做壽”,如五十大壽、六十大壽(還甲)、六六大壽(66歲 birthday)等等。在中國南方,幫小朋友過 birthday 時會煮一些白色的雞蛋,然後再將雞蛋染紅給小孩吃。
《祝你生日快樂》
在多數英語及西方國家,人們在 birthday 聚會上唱《祝你 birthday 快樂》歌,以祝福過 birthday 的人。一般是在 birthday 派對上有人捧出點燃 birthday candles 的 birthday 蛋糕時大家齊聲歌唱(通常要關閉電燈,並保持房間黑暗)。
許願
「birthday 蛋糕」一般是一種裝飾的非常漂亮的蛋糕,而且在端上來的時候上面要插上與壽星年齡一樣多的蠟燭。壽星要默默的許個願望,然後吹滅蠟燭。這是因為古時歐洲人相信煙是能升上天堂的,許願後吹滅蠟燭,就代表願望能隨著煙傳達到天空。而如果是一口氣就吹滅了所有的蠟燭,那麼願望就可能實現。如果沒有一口氣吹滅,則“預示”着,可能接下來一年有什麼不順利的發生。
東西方生日觀念差異
直到公元4世紀,基督徒都沒有慶祝生日,因為他們認為慶祝 birthday 是異教習俗。對於 birthday 到底是哪一天,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傳統對此定義並不一樣。所以東方人和西方人在解釋 birthday 上,往往會產生分歧。這是文化差異帶來的顯著特徵之一。
表格總結
生日稱呼 | 特殊數字生日 | 慶祝活動 |
---|---|---|
整生日 | 每逢個位數是9(女性)或0(男性)的生日 | 周歲慶、做壽 |
散生日 | 整生日以外的生日 | 點燃生日蠟燭、送禮、唱《祝你生日快樂》 |
大慶 | 每逢生日個位9的生日 | 吹熄生日蠟燭許願 |
正慶 | 每逢生日個位0的生日 | 食用紅雞蛋 |
生日的含義
生日是我們生命中一個特別的日子,它標誌著我們又長大了一歲。在不同的文化中,生日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和慶祝方式,讓我們來探索一下生日背後所象徵的意義。
傳統的意義
在許多文化中,生日被視為一個新生命的開始,一個人在世上的第一次。在東亞國家,生日意味著一個人長大了一歲,並會受到家人的祝福和慶祝。在西方文化中,生日通常被視為一年一度的節日,象徵著個人成長和獲得智慧。
文化 | 生日含義 |
---|---|
東亞 | 新生命的開始,長大一歲 |
西方 | 年度節日,成長和智慧 |
象徵意義
除了傳統意義外,生日還具有以下象徵意義:
- 重生:生日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就像嬰兒出生一樣。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獲得新的經驗和見解,成為一個更加成熟的人。
- 自我反省:生日是一個停下來反思的時間,思考我們過去走過的道路,以及我們未來的抱負。
- 慶祝:生日是一個慶祝生命和感激的日子。我們慶祝我們的出生,以及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度過的每一刻。
- 感恩:生日讓我們想起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寶貴,也要感謝那些我們愛的人和他們給予我們的支持。
- 希望:生日讓我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期待著更多的冒險和成就。
慶祝方式
全球各地的生日慶祝方式五花八門。一些常見的慶祝方式包括:
慶祝方式 | 含義 |
---|---|
蛋糕和蠟燭 | 象徵慶祝和許願 |
禮物 | 表達愛和欣賞 |
派對 | 與親朋好友共度時光 |
餐館用餐 | 慶祝和放鬆 |
旅遊 | 探索新的國家和文化 |
特殊生日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有一些生日具有特別的意義:
延伸閲讀…
生日_百度百科
生日詞語解釋
生日 | 含義 |
---|---|
第一次生日 | 孩子生命的里程碑 |
十八歲生日 | 成年禮,獲得法律權利 |
二十一歲生日 | 美國合法的飲酒年齡 |
五十歲生日 | 人生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
六十歲生日 | 通常是退休的時間 |
總結
生日是一個複雜的多面性的概念,具有傳統、象徵和慶祝層面。它標誌著新生、成長、自我反省和慶祝生命。通過瞭解生日的不同含義,我們可以更加欣賞這個特別的日子,並利用它來表彰我們的過去,慶祝我們的現在,並對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