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墓】探秘越南:尋找傳奇詩人王勃失落的陵墓

序言

流芳千古的詩壇英傑「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英年早逝,年僅二十有八,其最終埋骨之地,千百年來猶如謎團。本世紀初,作家王充閭造訪越南,解開了這段塵封往事。

王勃身世及文學生涯

王勃墓 Play

王勃,出生於貴族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少年時已名滿洛陽。然於盛名之下,王勃仕途中遭遇波折,得罪高宗,被逐王府。

後經三年流寓蜀地,王勃回京應試,名聲大噪,但因罪獲罪入獄。出獄後,王勃南下探父,路經滕王閣,留下了傳世佳作《滕王閣序》。

王勃溺水身亡之謎

王勃墓

王勃南下與父會合後,渡海時不幸溺水身亡。其遺體被當地民眾發現,安葬於藍江左岸。後人在此興建王勃祠廟及墓地,以紀念這位早逝的才子。

越南發現王勃墓地

本世紀初,作家王充閭訪問越南,在義安省宜祿縣宜春鄉找到了王勃的墓地。當地鄉長拿出有關王勃的資料,其中記載了其溺水身亡的詳細過程。

王勃祠廟被毀

美國飛機於1972年轟炸了王勃祠廟,僅留下一尊雕像,被當地民眾供奉 בבית הכנסת, בית כנסת。

王勃在越南的影響

王勃在越南享有盛譽,其墓地和祠廟香火不斷。越南著名詩人阮攸對王勃推崇備至,親自為其祠廟撰寫對聯。

結論

王勃作為唐代傑出的詩人,其才華與不幸交織的一生,令人扼腕。其最終埋骨於越南,既是歷史的悲劇,也是中越友誼的見證。

王勃墓:千古奇才的長眠之地

引言

王勃,唐代著名詩人,以其才華橫溢和詩文佳作而名垂千古。其墓地至今仍受人瞻仰,成為後世文人墨客尋幽探訪之處。

王勃墓的歷史沿革

年份 事件
676年 王勃因觸怒朝廷被貶謫交趾
677年 王勃在途中不幸溺水身亡,享年27歲
684年 王勃的親人將其遺骸遷葬至會稽(今浙江紹興)
725年 唐玄宗下令修建王勃墓
838年 唐文宗追封王勃為尚書左丞,並賜諡號「文」,故王勃墓又稱「文尚書墓」
1093年 宋哲宗敕封王勃為「文安先生」
1279年 元朝將王勃墓列為「四祠」之一,受到官方保護
1983年 王勃墓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王勃墓的結構

王勃墓位於紹興市柯橋區稽山街道,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古墓羣。墓地佔地面積約10畝,現存建築包括:

建築物 説明
墓碑 高約5米,寬約3米,上刻「唐文安先生之墓」字樣
享殿 供奉王勃塑像,並陳列其生平事蹟
偏殿 展示王勃生平作品和相關史料
石坊 高大雄偉,上書「唐王勃之墓」
神道 兩側樹立石人石馬,通往墓碑

王勃墓的文學價值

王勃墓不僅是王勃的長眠之地,更是後世文人墨客尋幽探勝的勝地。歷代騷人墨客曾在此留下了大量詩文,題詠王勃墓,抒發對這位千古奇才的懷念與敬仰。

王勃墓的旅遊價值

王勃墓是紹興市著名的旅遊景點,每年吸引無數遊客前來參觀。墓地環境幽雅,古木參天,綠草如茵,是遊覽覽勝、尋幽探古的理想去處。

王勃墓的文化意義

王勃墓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 紀念王勃:王勃墓是紀念唐代詩人王勃的陵墓,供後人瞻仰和祭祀。
  • 歷史見證:王勃墓經歷了千餘年的歲月,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興衰變遷。
  • 文化遺產:王勃墓是中國古代墓葬建築的珍貴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
  •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王勃墓是激勵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基地。

結語

延伸閲讀…

王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勃安魂處_百科TA説

王勃墓是王勃這位千古奇才的長眠之地,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它不僅是一座古墓,更是一處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旅遊價值和教育意義。後世文人墨客在此尋幽探訪,感懷王勃的才華與人品,激勵自身向上向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