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 |世界結核病日 |世界結核病日 |【每年的3月24日 肺結核】

「324世界結核病日」是世界衞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所推行全球公共衞生運動,然而選訂3月24日世界結核病日,是紀念微生物學家Robert Koch發現結核病病原菌,希盼藉此引起眾於結核病關注,攜手結結核病[1]。

世界衞生組織報導「低收入國家人民主要死亡原因」,內容指出生活低收入國家人,死於傳染病可能性於死於非傳染性疾病,儘管截至目前全世界傳染病發生有所減少,但是低收入國家中十大死因中,有六種是傳染病,其中包含了排名第六瘧疾(Malaria)、第八結核病(Tuberculosis)以及排名第九愛滋病毒/愛滋病(HIV/AIDS) [2]。

診斷「肺結核」病人,可區分為「傳染性」與「非傳染性」兩種,如痰液之中存在有結核菌方具有傳染性,且服藥治療前是會傳染旁人[5]。

個案追蹤治療結果部分,2020年結核病新案治療成功率70.7%,另外2020年細菌學陽性肺結核新案治療成功率67.7% [3]。

2021 年國人結核病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30.1 人,如納入外籍個案數 704 人,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33.1 人,於南韓(每十萬人口 44 人),於香港(每十萬人口 57 人)與新加坡(每十萬人口 48 人),但於美國(每十萬人口 2.6 人)以及日本(每十萬人口 11 人)國家[4]。

「結核病」台灣法定傳染病之一,結核桿菌引起疾病,結核病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空氣傳染」,並可區分為「肺結核」與「肺外結核」兩種類。

「肺結核」即存在於肺結核,而「肺外結核」則可以是脊椎結核、腸結核、皮膚結核生殖系統結核形式;若患者診斷「肺外結核」具有傳染性、不會傳染其他人。

       世界結核病可回溯19世紀-1882年3月24日,當時,結核病持續肆虐於歐洲及美洲國家,造成每7名死亡民眾中,即有一人死因結核病,來德國細菌學家Robert Koch宣佈發現一種生緩菌「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隱藏這個致命疾病背後元。

「結核病」主要是因為「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菌飛沫,小心吸入空氣中飛沫核,即可能感染,但會衣服或食器來傳染。

結核病傳染發生病患同住一室家人或是密切接觸者,傳染性結核病病患接觸時間或短,以及環境是否通風,是影響結核菌傳染因素。

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會發病,發病,結核病症狀「咳嗽超過2週、發燒、體重減輕」,治療上目前已有抗結核藥物,患者只需醫囑,結核病是可治癒[4]。

結核菌人類經歷了演化,發展出十分繁複機制應人體免疫系統,結核菌人宿主,潛伏人體,或或發病,人羣中傳染播散,結核菌世代繁衍,並人共存。

結核病防治「避免傳染」經,「降低發病風險」緯,首重早期診斷,以及治療,減少傳染源,結核病羣,檢測治療潛伏結核感染,可以降低感染者發病風險,並進一步降低結核菌傳染及播散可能機會。

在台灣,結核病防治循著早期發現、治療活動性結核病潛伏結核感染主軸前進,近年來獲些許成果[6]。

延伸閱讀…

3月24日-世界結核病日

世界結核病日

結核病藥物治療需合併多種藥物來使用,減少抗藥性產生,此外患者需長期且規律地服用藥物,療程六個月兩年時間,期間患者須遵醫囑來服用。

世界結核病日(英語:World Tuberculosis Day,或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定於每年3月24日,是紀念1882年3月24日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柯霍於柏林向一羣醫生發表他結核病病原菌發現。

世界結核病日(英語:World Tuberculosis Day,或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定於每年3月24日,是紀念1882年3月24日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柯霍於柏林向一羣醫生發表他結核病病原菌發現。

       每年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該紀念日訂定旨在警醒世人結核病性:這個古老疾病盛行於許多國家,估計全球每年有150萬例死亡案例,其中,開發中國家人民受害。

       世界結核病可回溯19世紀-1882年3月24日,當時,結核病持續肆虐於歐洲及美洲國家,造成每7名死亡民眾中,即有一人死因結核病,來德國細菌學家Robert Koch宣佈發現一種生緩菌「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隱藏這個致命疾病背後元。

延伸閱讀…

世界結核病日

焦點特寫世界結核病日的緣由..

這項劃時代發現不僅終止了當時結核病視遺傳性疾病謬論,結核病防治工作引領進入嶄新紀元。

Robert Koch並於1905年結核病研究卓越貢獻,獲頒諾貝爾生理醫學獎(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世界衞生組織(WHO)訂定每年3月24日「世界結核病日」,今(2023)年宣導主軸是「YES! I CAN END TB」,鍾東錦縣長表示本縣世界,藉此倡議各界關注結核病防治並積極投入資源,喚起鄉親COVID-19防疫同時,忘結核病防治重視。

   WHO估計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有潛伏結核感染,而其中10-15%會發展成結核病,藉由預防性治療可降低發病風險,本縣積極執行結核病防治工作,結核病發生率2005年每十萬人口59.3人(全國每十萬人口72.5人),降至2020年21.1人(全國下降每十萬人口30.1人),降幅達64.4%(全國58.5%);顯見苗栗縣公共衞生政策介入卓越。

為防患未然,衞生局結合各界資源投入積極防治策略,個案管理模式,擴大接觸者檢查管理,並風險族羣者、山地鄉鄉民及學生、人口密集機構老年、看守所族羣,運用多元策略主動提供行動醫療車免費胸部X光檢查,抗結核病,提前潛伏結核感染階段介入,發病前,提供免費潛伏結核檢查治療,可以減少9成以上發病機會,提升整體結核病主動篩檢涵蓋率,期望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我們每年3月24日紀念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提高公眾結核病、社會和經濟方面帶來破壞性後果認識,並加緊努力,全球終止結核病流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