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樟
阿強於一次醉酒後,誤食桌面上的樟腦油,雖發現後立即催吐,但仍抽搐昏迷,送醫搶救後情況嚴重。
樟腦油自古用於驅蟲、止癢等,經由馬可波羅介紹至歐洲。樟樹主要分佈於長江以南、台灣等地。天然樟腦油因產量受限,改由合成取代。


現今含樟腦油產品包括樟腦油、外用藥物、個人用品等。樟腦丸則不含樟腦油。
在一次宿醉迷離中,阿強不慎誤飲桌上的樟腦油,頓時全身抽搐昏迷,緊急送醫後轉診榮總。
樟腦油的歷史與用途
自古以來,樟腦油在中國應用於驅蟲防臭,在歐洲則經由馬可波羅的傳播而逐漸認知。樟樹廣泛分佈於全球熱帶地區,而台灣的樟腦產業更曾與茶葉糖業齊名。現今的樟腦油多以松油醇合成,常見於市售樟腦油、樟腦殺蟲劑和外用藥物中。
樟腦油中毒症狀
樟腦油是一種高毒性物質,經由皮膚、呼吸道或消化道進入人體後,在肝臟代謝,最後經腎臟或肺臟排出。中毒症狀通常在六小時內出現,反覆抽搐是其特徵。攝取過量樟腦油可能導致噁心、嘔吐、頭痛、眩暈,甚至嚴重的抽搐、譫妄、昏迷和呼吸抑制。
樟腦油中毒的診斷與治療
樟腦油中毒的診斷主要依賴病史和臨牀症狀,患者呼氣中散發出的濃鬱樟腦味也具有診斷價值。但若病患症狀不明顯或呼氣中樟腦味不明,可考慮進行氣相層析法檢測血中樟腦濃度。然而,這項檢查在臨牀上較不普及。
樟腦油中毒的治療包括氣管插管、給予藥物和必要時轉診到加護病房。儘管中毒症狀嚴重,但若患者在48小時內未死亡,通常都能完全康復。
樟腦油中毒的預防
預防樟腦油中毒的關鍵在於妥善保管樟腦油類產品,避免誤食或誤用。民眾應留意含有樟腦成分的商品,如外用藥物、洗髮精或香精,並遵循產品使用説明。
樟腦油禁忌秘辛: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項
樟腦油自古以來即因其藥用和防蟲特性而廣泛使用,但其同時也隱藏著潛在的禁忌需謹慎留意,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孕婦、哺乳期婦女和嬰幼兒禁用
樟腦油對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用:樟腦油會經由胎盤和乳汁傳遞給胎兒或新生兒,可能造成神經系統損傷,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嬰幼兒禁用: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全,樟腦油的刺激性成分會對其造成較大的風險。
皮膚過敏者應謹慎使用
樟腦油具有刺激性,容易引起皮膚過敏。皮膚過敏者在使用樟腦油時,應先在小面積肌膚上進行測試,確認無不適反應後再大面積使用。
切勿內服
樟腦油毒性強,切勿內服。誤食樟腦油可能導致嘔吐、腹痛、昏迷,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其他禁忌
除了上述禁忌外,樟腦油還應避免與以下情況接觸:
- 與酒精接觸:樟腦油與酒精接觸後會產生毒性。
- 與其他揮發性物質接觸:樟腦油與其他揮發性物質(如樟腦丸、驅蟲劑)接觸時,容易產生爆炸危險。
- 避免陽光曝曬:樟腦油在陽光照射下會變質,產生有害物質。
表格:樟腦油禁忌摘要
情況 | 禁忌 |
---|---|
孕婦 | 禁用 |
哺乳期婦女 | 禁用 |
嬰幼兒 | 禁用 |
皮膚過敏者 | 謹慎使用 |
內服 | 禁用 |
與酒精接觸 | 禁用 |
與其他揮發性物質接觸 | 禁用 |
陽光曝曬 | 避免 |
使用注意事項
正確使用樟腦油對於避免其禁忌至關重要,應注意以下事項:
延伸閲讀…
家用防蟲用品──樟腦油
樟腦油中毒
- 外用塗抹:將樟腦油稀釋在植物油或凡士林中,再塗抹於患處。避免直接塗抹於黏膜或傷口。
- 室內揮發:在室內放置樟腦油揮發球或精油擴香器,以驅蟲防黴。注意室內通風。
- 儲存:將樟腦油儲存在陰涼乾燥處,遠離兒童及寵物。
結語
樟腦油雖具有多種功效,但其潛在的禁忌不可忽視。孕婦、哺乳期婦女、嬰幼兒、皮膚過敏者應避免使用。正確使用樟腦油,並充分瞭解其禁忌,才能享受其好處,同時確保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