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中樓法規】樓中樓大解密!秒懂夾層屋與樓中樓法規,打造夢想居家

住宅夾層屋與挑高房屋解析

前言

現代小坪數住宅盛行,夾層屋和挑高房屋成為空間擴充的選擇。本文將探討夾層屋、挑空、挑高和複層式構造的區別,並分析其合法性、優缺點和購買注意事項。

樓中樓法規 Play

夾層屋

  • 定義:於室內挑高空間利用樓梯連接的附加層,類似樓中樓設計。
  • 合法性:限於一樓或頂樓,面積不超過層地板面積 1/3 或 100 平方公尺。
  • 優點:增加使用坪數,挑高設計開闊視覺。
  • 缺點:非法夾層屋面臨拆除風險,二次施工安全性較差,電費因冷氣循環範圍擴大而提高。

挑空和挑高

樓中樓法規

  • 挑空:夾層以外的空間。
  • 挑高:建築物樓層高度設計。
  • 法規:住宅地面一樓高度不超過 4.2 公尺,其他樓層不超過 3.6 公尺。

複層式構造

  • 定義:樓層高度不超過 4.2 公尺,室內平均高度不超過 3.6 公尺。

夾層屋與樓中樓

  • 合法夾層屋:稱作樓中樓,與房屋主體同時施作,可登記產權。
  • 非法夾層屋:使用執照核發後二次施工,屬違建。

常見問題

  • 夾層屋合法性:查看「建物登記謄本」、「使用執照」和「竣工圖」是否有標示「夾層」。
  • 拆除風險:若被檢舉,非法夾層屋須面臨拆除。
  • 購買注意事項:關注結構安全、法律規定和取得合法產權。

結論

夾層屋和挑高房屋可擴充空間,但應注意合法性、結構安全和法規限制。購屋時,審慎查證夾層屋合法性,並瞭解挑空和挑高建築物的相關規定。

樓中樓法規

樓中樓是指在既有建築物內増建樓層,形成雙層或多層的建築物。為確保樓中樓的結構安全及居住品質,台灣政府制定了《樓中樓法規》。

法規內容

樓中樓法規主要規範樓中樓的 結構安全防火安全通風採光使用用途 等方面。具體內容如下:

項目 規範
結構安全 採用鋼骨結構或鋼筋混凝土結構,並符合國家標準
防火安全 須設置防火牆、防火門、噴水設備等消防設施
通風採光 各房間應設有通風採光設備,採光面積不得小於房間面積的1/10
使用用途 住宅、辦公室、商業等用途,但不得用於公眾場所

適用範圍

樓中樓法規適用於下列建築物:

  • 已領有使用執照之建築物
  • 未領有使用執照但符合一定條件的建築物
  • 未完成施工的建築物

申請程序

申請樓中樓建築許可,應檢附以下文件:

  • 建築設計圖説
  • 結構計算書
  • 消防安全計畫
  • 通風採光分析報告
  • 使用用途變更證明(若有)

注意事項

  • 申請樓中樓增建前,應取得相鄰建築物所有權人的同意。
  • 樓中樓增建後,原有建築物使用用途不得改變。
  • 樓中樓增建後,應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使用執照。

違規處罰

違反樓中樓法規,將依《建築法》規定處罰,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金。

延伸閲讀…

樓中樓與夾層屋的差異? 夾層屋的定義與合法規定

樓中樓與夾層的區別、優缺點,一張表告訴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