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我的金鐘媳婦:打破婆媳框架》
金鐘視後黃姵嘉在公視「熊促咪家庭生活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中,飾演新婚前後公公與老公就相繼掛了的「帶賽」媳婦,與另一位同為金鐘視後的鍾欣凌上演婆媳過招。
戲外情緣,戲內對抗
戲外的深厚情誼,反襯劇中兩人的激烈衝突,黃姵嘉戲稱鍾欣凌為「媽媽」,卻在劇中毫不留情數落婆婆的經營理念。黃姵嘉直言「會被洗門風!」,讓鍾欣凌哭笑不得。
黃姵嘉喜劇突破:潛力「台灣吳君如」
接演本劇的契機,除了重量級主創團隊,「喜劇」成為黃姵嘉的首要考量因素。她渴望在喜劇領域有所突破,更曾獲前輩謝祖武盛讚其喜劇潛能,有望成為台灣喜劇新星。


婆媳對決:新時代媳婦挑戰傳統觀念
劇中,黃姵嘉飾演的是「驚世媳婦」小鷗,個性直接且不受傳統框架所囿。面對夫家的百年餅店,小鷗提出前衞的經營理念,與婆婆陳媽媽之間產生劇烈摩擦。
人物特色
人物 | 個性 | 行為 |
---|---|---|
小鷗 (黃姵嘉) | 個性直接 | 大聲指責婆婆,挑戰傳統 |
陳媽媽 (鍾欣凌) | 保守傳統 | 堅持傳統餅店經營之道 |
周崇民 (書偉) | 內斂穩重 | 夾在妻子與母親之間調解 |
傅子健 (許孟哲) | 陽光熱情 | 與小鷗發生浪漫情愫 |
岡本孝 | 深情帥氣 | 與小鷗展開異國戀情 |
黃姵嘉戲外趣事:吻戲小插曲
與書偉淺嘗輒止的一吻相較,黃姵嘉與許孟哲的高温夏日之吻令人印象深刻。為展現吻戲層次感,黃姵嘉在與許孟哲親吻前特地刷牙,而後才登上銀幕與書偉蜻蜓點水。這微妙差別,令黃姵嘉在事後向書偉頻頻道歉。
劇集主旨:婆媳問題輕喜劇呈現
《我的婆婆》跳脱沉重的婆媳議題,以詼諧輕鬆的方式演繹家庭矛盾。「婆媳問題」,不再是傳統觀唸的代名詞,而是新時代家庭關係碰撞產生的有趣火花。
語源探究
「忤逆」一詞在台語中的讀音為「ngōo̍h-ngē̍k」,源自於漢語中的「忤」和「逆」兩個字。「忤」本意為與他人意見或立場相左,而「逆」則有違背、反抗之意。兩字合而為一,便成為「忤逆」,意指違抗、不順從。
文化意涵
在台語文化中,「忤逆」是一個嚴重的指控,往往代表著不孝、無禮和叛逆的行為。傳統的台語社會講究倫理規範,重視輩分秩序和尊卑觀念。長輩或上級擁有絕對的權威,而晚輩或下屬則須無條件服從和尊重。因此,任何違逆長輩或上級意志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大逆不道。
忤逆的後果
在傳統的台語社會中,忤逆的後果是相當嚴重的。輕者會受到父母或長輩的責罰、訓斥或冷落,重者甚至可能被逐出家族或失去繼承權。在過去,忤逆甚至可能構成刑事犯罪,受到官府的制裁。
孝順與忤逆
在台語文化中,孝順與忤逆是一組對立的概念。孝順被視為最高尚的品德,而忤逆則為人所不齒。傳統文化認為,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應畢生銘記於心,並回報以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尊敬。任何忤逆長輩的行為都會被視為忘恩負義,受到社會的撻伐。
相關成語俗諺
在台語中,有許多與「忤逆」相關的成語俗諺,反映出人們對忤逆的不恥與譴責:
成語 | 意義 | 例子 |
---|---|---|
子不孝,雞狗皆厭 | 不孝順父母之人,連畜生都不喜歡 | |
上樑不正,下樑歪 | 父母行為偏差,子女也會跟著學壞 | |
忤逆之子,天地不容 | 忤逆的子女將受到天地的懲罰 | |
逆子,斷腸藥 | 不孝的子女會讓父母心如刀割 | |
逆龍無子,逆子無孫 | 逆天行事必遭天譴,不孝敬父母也會斷子絕孫 |
這些成語俗諺凸顯了台語文化中孝順的極高地位以及對忤逆的深刻厭惡和譴責。它們也反映出傳統社會對家庭倫理規範的重視以及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性。
現代語意轉變
隨著時代演變,忤逆在現代台語中的語意也出現了一些轉變。雖然忤逆仍被視為一種違背長輩或上級意願的行為,但隨著民主和個人權利的觀念逐漸普及,人們對於忤逆的容忍度也相對提高。
在某些情況下,忤逆甚至可能被視為反抗不合理權威或追求自我的表現。例如,當長輩的決定明顯錯誤或侵犯晚輩權益時,適度的忤逆可能會受到年輕世代的認可,甚至是讚揚。
總結
「忤逆台語」一詞反映了台語文化中孝順、尊敬長輩和維護倫理規範的重視傳統。儘管隨著社會變遷而有所轉變,但忤逆仍被視為一種道德上的過錯。深入理解忤逆台語一詞及其相關文化意涵有助於我們更加全面地理解台語文化的獨特價值觀和傳統規範。
延伸閲讀…
iTaigi 愛台語
iTaigi 愛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