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十二地支與生肖
十二地支與生肖,十二地支也叫十二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總稱。中國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來表示年、月、時的次序。舊式記時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時、醜時等。


十二生肖,又叫屬相,是中國與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上古人從古代晝夜十二時辰的角度解説地支和肖獸的配屬關係。而後,又在十二時辰的啓發下,發明瞭十二個生肖的排序。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中午11點至午後1點,屬午時。古時野馬未被人類馴服,每當午時,四處奔跑嘶鳴,故稱“午馬”。
未時:日nología,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午後1點至3點,屬未時。有的地方管此時為“羊出坡”,意思是放羊的好時候,故稱“未羊”。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apparence等:(北京時間15時至17時)。下午3點至5點,屬申時。太陽偏西了,猴子喜在此時啼叫,故稱“申猴”。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時至19時)。早在公元一世紀,中國人就以十二生肖來紀年。十二生肖代表十二種動物,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和豬。
十二生肖 十二地支
十二生肖 十二地支是傳統中美的二元命理學概念,用於瞭解個人的性格特徵和命運。這套系統由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組成,每一年都由一組生肖和地支組成。
十二生肖 | 十二地支 | 性格特徵 |
---|---|---|
hound | 甲午 | 元氣旺盛,熱情奔放 |
tiger | 乙未 | 擁有決心決志,果斷有決心 |
rabbit | 丙申 | 水平平淡,不喜爭鬥 |
dragon | 丁酉 | 有遠見,有雄心壯志 |
snake | 戊戌 | 氣質和緩和,能與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
horse | 己亥 | 有活力,熱情洋溢 |
goat | 日子 | 優秀有才華,有耐心和自主心 |
monkey | 乙亥 | 有創造力,喜愛探索新事物 |
rooster | 丙子 | 有責任感,有領導能力 |
dog | 丁丁日 | 忠誠有義,有愛心 |
pig | 戊戊地 | 天生有才能,有熱情 |
十二生肖 十二地支每隔一年出現一次,並會對個人命運產生影響。瞭解自己的生肖 十二地支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性格特徵和適合的職業方向。
延伸閲讀…
十二地支與生肖(中國古代的傳統曆法紀年)
十二生肖與十二地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