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正範】日本劍道傳奇人物白石正範大師蒞臨指導

白石正範老師(範士八段)定期親臨,帶來日本傳統劍法

白石正範老師,日本練兵館館長,每每親臨指導,傳授日本傳統劍道,深受歡迎。練兵館與本館交誼深厚,於江户時代為三大學館之一,現已遷至日本栃木縣。

白石正範 Play

頂尖教練羣,實力堅強

本館教練皆擁有二十至四十年以上劍道經驗,其中多位曾代表台灣徵戰於世界盃劍道錦標賽並取得佳績。本館教練與日本頂尖段位老師交好密切,常有交流與指點之機會。

白石正範

注重身心合一

本館秉持劍道身心合一的理念授課,吸引眾多日本與各國高手蒞臨交流指導。本館教練團實力與理念兼具,提供學員最優質且全面的教學與訓練。

訓練成果傑出

在本館教練羣的帶領下,許多學員取得優異成績,於全國及國際大賽展露頭角。本館不只傳授劍道技巧,更重視精神層面的培養,塑造全方位劍士。

段位 姓名 經歷
範士八段 白石正範 練兵館館長,日本全國級劍道協會理事
七段 陳世賢 台灣世界盃代表隊選手,全國冠軍
七段 王文哲 台灣世界盃代表隊選手,全國亞軍
六段 張偉倫 台灣全國大學劍道錦標賽冠軍
六段 楊志豪 全國劍道大賽亞軍、季軍得主

白石正範:日本前衞藝術巨擘

白石正範(1917-1996)是日本最重要的前衞藝術家之一,他以其突破性的抽象繪畫和雕塑而聞名。

早期生活與職業生涯

白石正範出生於日本京都,自幼展露出對藝術的濃厚興趣。他於1936年就讀東京美術學校,當時正值日本藝術界經歷重大變革。他在學校期間受到前衞藝術運動的影響,包括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

畢業後,白石正範於1941年加入了先鋒派團體「一水會」,該團體致力於推廣現代藝術。二戰期間,他被徵召入伍,這影響了他後來的作品主題。

繪畫作品

戰後,白石正範重新投入他的藝術事業,並因其抽象畫作而受到國際關注。他的繪畫以動態的筆觸、鮮明的色彩和富有表現力的線條為特徵。他常常使用油彩和壓克力,探索形式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時期 特點 代表作
早期(1940年代) 受超現實主義和達達主義影響,採用破碎的形狀和自動繪圖。 《夢中的風景》
中期(1950年代) 發展出獨特的黑、紅、黃三色抽象構成,以粗獷的筆觸和流動的形狀為特徵。 《紅之構成》
後期(1960年代-1996) 持續探索抽象表達,但引入更多的有機形式,如圓點和螺旋線。 《宇宙之光》

雕塑作品

除了繪畫,白石正範還是一位多產的雕塑家。他創作的雕塑作品通常採用金屬和不銹鋼,探索形狀與空間的關係。他的雕塑具有強烈的運動感和輕盈感。

時期 特點 代表作
早期(1950年代) 焊接金屬板和鋼管,形成抽象且幾何的作品。 《球》
中期(1960年代) 探索不銹鋼的可能性,創作出具有鏡像和反射特性的雕塑。 《無限》
後期(1970年代-1996) 進一步抽象化,創作出大型、有機且互動的公共藝術作品。 《風之舞》

影響與遺產

白石正範的作品對日本和國際現代藝術有著深遠的影響。他的繪畫和雕塑顛覆了傳統的審美觀念,激勵了其他藝術家探索抽象表現的可能性。他也是一位傑出的策展人,推廣了來自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前衞藝術。

白石正範於1996年去世,留下了豐富多彩的藝術遺產。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展出,繼續激勵著現代藝術家和愛好者。

延伸閲讀…

白石正範profili

白石としたかプロフィール詳細 « 白石としたか 栃木県議會議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