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玉麒麟:大戟科的珍貴觀賞植物
大戟科的玉麒麟,俗稱麒麟勒,起源於印度乾旱炎熱的環境。其獨特的麒麟掌外形,源於其變態莖的掌狀扇形,呈翠綠或黃褐色,頂端和邊緣密佈著肉質葉,酷似傳説中的麒麟,因此得名。


玉麒麟莖中含有白色乳汁,具有毒性,需小心避免濺入眼睛。其性喜温暖、陽光充足,適宜種植於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耐旱但不耐寒,適宜家庭盆栽。
盆栽玉麒麟時,需定期澆水,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夏季需適當遮蔭,避免葉片發黃。施肥宜稀薄,每月施用一次豆餅水、麻醬渣水或馬蹄掌水。
過度廕庇和施肥過大,會導致玉麒麟徒長,失去觀賞價值。因此,需注意保持適宜的採光和肥水管理。
特徵 | 説明 |
---|---|
科屬 | 大戟科,大戟屬 |
外形 | 肉質變態莖呈掌狀扇形,酷似麒麟掌 |
顏色 | 嫩時綠色,老時黃褐色 |
乳汁 | 有毒,白色 |
生長習性 | 喜温暖、陽光充足,耐旱、不耐寒 |
盆栽用土 | 排水良好的沙質土 |
澆水 | 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
遮蔭 | 夏季適當遮蔭 |
施肥 | 稀薄液肥,每月施用一次 |
玉麒麟仙人掌:從外型到照護的深入解析
外型特徵
玉麒麟仙人掌,別名玉麒麟,是一種原產於墨西哥的球狀仙人掌。它以獨特的外型而聞名,其球體表面佈滿了針刺狀突起,宛若古代的盔甲,故得名「玉麒麟」。玉麒麟仙人掌的球體直徑通常在 5-12 公分之間,表面呈墨綠色或綠色,突起的刺狀物呈金黃色或白色,形成鮮明的對比。
生長習性與環境需求
玉麒麟仙人掌為耐旱植物,原生地質條件較為乾旱,因此具有耐旱耐熱的特質。在養護時,需要注意以下環境條件:
生長條件 | 適宜值 |
---|---|
光照 | 充足陽光或半日照 |
温度 | 15-28 ℃ |
澆水 | 土壤乾透後再澆水 |
土壤 | 排水良好的沙質土 |
照護要點
1. 光照:玉麒麟仙人掌喜愛陽光,充足的光照有助於其生長和發育。建議將其放置於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或提供人工補充光源。
2. 澆水:由於玉麒麟仙人掌耐旱,澆水頻率應掌握「乾透再澆」的原則。澆水時,應澆透,待盆土完全乾透後再進行下一次澆水。澆水過於頻繁會導致根部腐爛。
3. 施肥:玉麒麟仙人掌生長期間可適當施肥,每月一次,使用稀釋的液態肥。施肥時,避免直接接觸仙人掌植株,以免造成灼傷。
4. 換盆:當玉麒麟仙人掌生長過於茂密時,需要換盆。換盆時,建議使用排水良好的沙質土,並在盆底放置碎石或陶粒,以利於排水。
5. 病蟲害防治:玉麒麟仙人掌常見的病蟲害包括根腐病和介殼蟲。根腐病多發生在澆水過於頻繁的情況下,可通過調整澆水頻率來預防。介殼蟲則可使用藥物或人工清除的方式進行防治。
繁殖方法
玉麒麟仙人掌可用扦插或播種兩種方式繁殖。
1. 扦插:將玉麒麟仙人掌的頂端或側枝切下,晾乾傷口後扦插於沙質土中。插穗約 1-2 周後即可生根發芽。
2. 播種:將玉麒麟仙人掌的種子播撒在沙質土中,覆蓋薄土。保持土壤濕潤,約 1-2 周後即可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