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厝 儀式】輕鬆搞定!入厝儀式步驟全解析,安心搬進新家

入厝儀式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引言

入厝 儀式 Play

搬入新居,不僅是居住地點的變動,更是人生中重大的轉折。入厝儀式,即入住新居的傳統習俗,不僅表達家庭成員對新居的重視,也象徵著對過去的告別和對未來的期許。

前置作業

入厝 儀式

  1. 挑選吉日:農民曆上標示「宜入宅」或「宜移徙」的日子,或請命理老師協助挑選。
  2. 通風淨屋:入住前通風至少三天,並使用艾草或薰香淨化氣場。
  3. 清掃淨屋:使用洗米水清潔地板,去除污垢和煞氣。
  4. 安置神明祖先:選擇「宜祭祀」的日子,請民俗專家協助安置神明和祖先。
  5. 準備物品:全屋淨屋用品、入門七寶、廚房用品、安牀用品、喜氣之物。

入厝儀式

  1. 入門灑硬幣:入新宅時,持硬幣從大門往屋內撒,象徵財源滾滾。
  2. 開啟電燈水龍頭:使全屋風生水起,降低焦慮感。
  3. 擺放柴米油鹽醬醋茶:象徵食物充足。
  4. 安置喜氣之物:吸收正能量,增加吉祥氛圍。
  5. 祭拜土地公:祈求護佑和財運。
  6. 祭拜地基主:表達對土地公的敬意。
  7. 安牀:祈求安穩睡眠和家庭和睦。
  8. 煮甜品:招待客人,祈求入厝吉祥。

入厝後的注意事項

  1. 邀請親朋好友作客:強化家運和分享喜悦。
  2. 收起硬幣:入厝三天後,將撒在屋內的硬幣收起。
  3. 安置鎮宅之寶:個人使用的物品,具有辟邪和招財的作用。

入厝禁忌

  1. 入厝前入住:如遇緊急情況,可用化解方式。
  2. 不進行入厝儀式:容易招來不幸。
  3. 未拜土地公:容易招來財運不佳。
  4. 未安置神明祖先:神明祖先會不保佑。
  5. 廚房不開火:容易招來身體傷害。

入厝儀式:迎接新居與好運的傳統習俗

入厝儀式的意義與由來

「入厝儀式」又稱「喬遷之喜」,是華人傳統中,搬遷至新居時舉行的慶祝儀式。透過一系列象徵性的動作與儀式,祈求新居平安順遂、招財進寶。

入厝儀式準備事項

良辰吉日

選擇適宜的搬家日期,可依據生肖、五行流年等傳統習俗進行推算。

必備物品

物品 用途
供桌 供奉神明、祖先
神像 灶神、地基主等
紅包 犒賞神明、鄰居
米、鹽、油 象徵富足
新掃帚 清掃新居穢氣
香、蠟燭 祭拜神明

入厝儀式步驟

供奉神明、祖先

將供桌擺放於新居客廳,供奉神明、祖先牌位。點燃香燭,敬拜並祈求保佑。

迎神入厝

開啟大門,點燃鞭炮或放禮炮,歡迎神明進入新居。

撒錢財

撒錢財於新居各個角落,象徵招財進寶。

清掃穢氣

手持新掃帚,由外往內掃淨新居穢氣,再將垃圾掃出屋外。

煮湯圓、暖新居

煮上一鍋湯圓,象徵圓滿團圓。與親友一同享用,温暖新居。

點燈祈福

點亮新居各個房間的燈,象徵光明照耀,祈求平安吉祥。

贈送禮物

親友贈送禮物祝賀入厝,建議選擇實用或吉祥寓意之物。

延伸閲讀…

新屋入厝儀式總整理:15個步驟跟著做!

買屋搬家必看!入厝習俗、儀式全攻略

入厝儀式注意事項

  • 入厝前一天,先將新居打掃乾淨。
  • 入厝當天,請勿動土或進行大規模裝修。
  • 不可攜帶不潔之物入厝,如喪葬用品、舊式傢俱等。
  • 入厝後,多舉辦喜慶活動,讓新居充滿喜氣。
  • 勿將神像直接擺放在爐灶旁或面向廚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