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圓滿次第的氣脈明點修持
在圓滿次第的修行中,掌握氣脈明點至關重要。人體中分佈著72000條脈道,胎兒在母體內逐漸形成。
根本氣有五種:遍行氣、上行氣、持命氣、平等氣、下行氣。其中,遍行氣活躍於頂輪,上行氣位於喉輪,持命氣居於心輪,平等氣在臍輪,下行氣位於密輪。


支分五氣則包括:眼處及行氣、耳處循行氣、鼻處正行氣、舌處善行氣、心間決定行氣,分別掌管不同器官。
除了根本三明點(頂輪、心輪、密輪),在中脈五大輪上各有一個明點,從頂輪至密輪顏色依序為白、紅、蘭、黃、綠。
在密乘中,身體這些業力可以透過調整糾正。密乘強調調整身體,尤其是金剛跏趺坐,有助於提升身體機能,增強生命的再造力。
人體的五脈輪中,密樂輪是密乘修行的重點。熱的感覺是密樂輪生起,表示身體生理反應的奧妙。火與油的比喻説明熱能的增強。拙火定是一種特殊的定境,熱能通達中脈,菩提甘露滴降。
通過調節氣脈明點,可以消除嫉妒(氣往上一提一壓)、嗔恨(下行氣往上提)、愚痴(伸直脊椎)、貪欲(調節頸部)、傲慢(眼睛微閉),有助於修持,獲得殊勝的功德。
中脈是無相的,伸直脊椎保持中脈垂直,氣和明點才能暢通無阻。
四無量心修持與微細身
圓滿次第中的菩提心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其中願菩提心包括無量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的平等捨心。
愛是使自己和眾生找到快樂的祈願。體驗快樂感是愛的前提。
微細身由脈、氣、明點組成。未乾涸的明點促進愛的產生。當微細身失衡,明點減少,心就會沮喪。
恢復活力有許多方法,例如理智的確信、禪修等。禪修通過止與觀,讓心平靜,讓明點恢復活力,帶來安好體驗。
正念的四種修習(四念住)有助於心平靜下來。
瓶氣修持可以處理微細身的能量。
無條件之愛是無量慈心、無量悲心、無量喜心、無量的平等捨心的基礎。通過四種正念的修持,可以發現無條件的愛,擴展它,讓它成為無量心生的根基。
氣脈明點:探索身心的能量之源
氣脈明點是一個古老的靈性概念,認為人體是一個微妙的能量系統,由一條條的氣脈和無數的明點組成。這些氣脈和明點被視為身、心、靈合一的管道,透過鍛鍊和冥想,可以調整和淨化這些能量通道,以促進身心健康和靈性成長。
氣脈:能量貫穿全身的管道
氣脈是人體內的能量管道或經絡,被認為是氣和能量流動的通道。根據不同的傳統,氣脈的數量和位置會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有 14 條主要氣脈分佈在身體各部位。這些氣脈彼此相連,形成一個錯綜複雜的能量網路,連結著身體的器官、腺體和神經系統。
常見的氣脈名稱包括:
氣脈名稱 | 位置 | 功能 |
---|---|---|
任脈 | 身體中線 | 調節陰氣 |
督脈 | 身體中線 | 調節陽氣 |
沖脈 | 腹部中線 | 貫通任督二脈 |
帶脈 | 腰部周圍 | 束縛腰部 |
脾經 | 脾臟周圍 | 調節消化 |
肝經 | 肝臟周圍 | 調節解毒 |
腎經 | 腎臟周圍 | 調節水液代謝 |
明點:能量匯集的發光點
明點是人體能量系統中的發光點或能量中心,被認為是純粹意識和生命力的源泉。這些明點分佈在身體各處,與特定的氣脈相應,形成一個能量網路,貫穿身體的七個脈輪。
七個脈輪和對應的明點分別為:
脈輪 | 位置 | 明點 | 功能 |
---|---|---|---|
海底輪 | 會陰 | 昆達里尼 | 根基、穩定 |
生殖輪 | 下腹 | 瓦斯瓦蒂 | 情緒、性慾 |
太陽神經叢 | 腹部 | 馬尼普拉 | 消化、意志力 |
心輪 | 胸腔 | 阿納哈塔 | 愛、同理心 |
喉輪 | 喉嚨 | 維舒達 | 表達、溝通 |
眉心輪 | 眉心 | 阿吉納 | 直覺、洞察力 |
頂輪 | 頭頂 | 薩哈斯拉拉 | 靈性、合一 |
鍛鍊氣脈明點的方法
透過鍛鍊和冥想,可以調整和淨化氣脈明點,促進身心健康和靈性成長。常見的鍛鍊方法包括:
1. 瑜伽和氣功:這些練習結合身體姿勢、呼吸和冥想,幫助打開氣脈,淨化明點。
2. 冥想:專注於呼吸或特定的明點,可以幫助安定心神,提升意識層次。
3. 能量療法:如靈氣或氣功,可以由外部引導能量,幫助調整氣脈明點。
氣脈明點調整的益處
調整和淨化氣脈明點可以帶來許多益處,包括:
1. 身體健康:改善氣血循環、增強免疫力、減輕壓力和焦慮。
2. 心理健康:安定心神、提升專注力、改善情緒狀態。
3. 靈性成長:促進意識擴展、加深與自我和宇宙的連結、體驗更高層次的心靈境界。
延伸閲讀…
略説氣脈明點
氣脈明點初探
結語
氣脈明點是一個古老而深奧的概念,探索著人體內隱藏的能量系統和精神潛力。透過鍛鍊和冥想,可以調整和淨化這些能量管道和明點,促進身心健康和靈性成長,開啟更高層次的覺醒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