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目錄
項目 | 內文 |
---|---|
建築特色 |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表演廳採用流線型設計,外觀如岩石內的寶石,室內宛如藝術空間,全白牆面令人身心愉悦。 |
座位規模 | 表演廳分為三層樓座位區,可容納最多 5000 名觀眾,其中一樓平面層無固定座位,可靈活規劃。 |
檔期申請 |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文化館特展廳的年度檔期申請開放時間為 112 年 5 月至 10 月。 |
表演卡司 | 表演廳已公佈多位知名歌手的檔期,包括鳳小嶽、宋柏緯、Soffee Days 等。 |
檔期開放 | 表演廳的「其他檔期」開放申請時間如下: 10 月 2 日至 10 月 6 日 9 月 11 日至 9 月 15 日 8 月 1 日至 8 月 7 日 4 月 6 日至 4 月 12 日 3 月 13 日至 3 月 17 日 2 月 6 日至 2 月 10 日 |
場地使用 |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場地租借有相關限制與規範。 |
防疫措施 | 表演廳嚴格落實防疫措施,以保障觀眾健康。 |
交通資訊 | 北流交通便利,可搭乘捷運、火車、高鐵前往。 |
停車資訊 | 北流設有收費停車場,周邊亦有多處停車場可供選擇。 |
座位推薦 | 針對鐵達尼號音樂會的 3A 第 3 排 19 號座位,視野寬闊,推薦購買。 |
北流位子:台灣地質學史上重要的地質構造
位置與特徵
北流位子位於台灣東部花蓮縣的北流村一帶,是一條長約 20 公里的地質構造線,呈東北-西南走向,將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分隔開來。


地質意義
北流位子是台灣地質學史上重要的地質構造,標誌著板塊運動和造山作用的結果。它將台灣東部海岸山脈與中央山脈分離,形成兩條不同的地質帶。
地質構造帶 | 特徵 |
---|---|
中央山脈 | 由變質巖和沉積巖組成,高度可達 3,000 公尺以上。 |
海岸山脈 | 由較年輕的沉積巖和火山岩組成,高度較低,最高點約 1,000 公尺。 |
形成過程
北流位子的形成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俯衝有關。當菲律賓海板塊向歐亞大陸板塊俯衝時,在俯衝帶上方的地殼發生擠壓和變形,造成了北流位子。
地質現象
北流位子是一條重要的地質構造,具有以下地質現象:
- 斷層運動:北流位子是一條斷裂帶,發生地震的頻率較高。
- 褶皺構造:由於板塊擠壓,北流位子附近的地層發生褶皺,形成各種地質構造。
- 巖漿活動:北流位子附近有許多火山活動的痕跡,如温泉和火山岩。
經濟價值
北流位子附近藴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如金、銅、硫磺等。這些礦產資源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旅遊景點
北流位子附近有許多風景優美的景點,如:
- 太魯閣國家公園:位於北流位子以南,以壯麗的峽谷和瀑布聞名。
- 清水斷崖:位於北流位子以北,是台灣東海岸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 七星潭:位於北流位子東側,是一個著名的海岸風景區。
延伸閲讀…
空間導覽|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鐵達尼號音樂會觀影心得&座位選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