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彗星現醒示乾坤再造在角亢預言 |元宵節彗星現醒示乾坤再造在角亢預言 |中國歷史乾坤再造 |【2016乾坤再造】

2017年,丁酉年不僅有唐代《推背圖》留下“乾坤再造角亢”預言,元宵節有天文現象齊現──彗星和“半影月蝕”,帶月陰影。

彗星中國視為“兇星”,中國歷代史官留下相關災禍紀錄。

元宵節──上元節本是祀神日子,是天人交會日子,彗星現身,史為鑑,豈能“巧合”異象來欣賞呢?2017年元宵節接近地球是第45號彗星(Comet 45P),這是一顆頭、尾泛着亮綠色週期彗星。

哈雷是一顆週期彗星。

孔子《春秋》“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記載過它:“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孛是彗星另一種稱呼。

現代天文學家這個時間和軌道判斷哈雷彗星。

古人指光芒四射彗星,彗孛出現是災禍或戰爭兆。

例如《春秋》紀事:魯文公十四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周內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齊晉君,死。

”該年九月,發生齊國弒君事件:“九月,甲申,公孫敖卒於齊,齊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

楚人及吳戰於長岸。


哀公十四年,“有星孛。

”該年發生“飢”荒。

天象中這顆哈雷彗星出現應於人間發生了“兇”事,不僅古代,到了現代是,這使現代人中國古人、史官智慧,刮目相看。

《推背圖》奇準預言中,有多條伴隨“彗星”出現天象應驗人間事上,有這哈雷彗星星跡,奇準無比。

史為鑑,看彗星天象,心生警惕災趨吉是智者。

“彗星”主“兇象”,中國古書中出現多種稱法,其代表星狀略有不同。

《春秋》中稱“孛”、“星孛”,《推背圖》52象“讖”和“頌”有“彗星”和“攙槍”説法。

欃槍是彗星,古人認為是兇星,主吉。

中國字書《爾雅.釋天》説:“彗星欃槍。

”《推背圖》52象頌稱“攙槍”,偏旁木邊改扌,字帶雙關。

《推背圖》52象讖曰:“彗星見,東北”;
《推背圖》52象頌曰:“攙槍一點現東方,吳楚有帝王,門外客來,乾坤再造角亢。

”劉香蓮作《推背圖預言明年大事(3) 乾坤再造 大事頻發》解讀“彗星見,東北”:“暗合1986年2月哈雷彗星出現”。

確,1986年2月哈雷彗星出後,人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現象。

維持東西方冷戰對峙幾十年局勢破了,有前蘇聯共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開始推翻共產黨串動作,骨牌效應一路持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1991年共產黨東歐和蘇俄徹底崩潰。

而“攙槍一點現東方”,應到中國發生是鎮壓:1986年發生學潮,然後胡耀邦鬥下台;1989年學潮,然後支持學生趙紫陽拿下監禁到死。

中國民主聲、民主生是壓制、摧殘了,中共紅色政權帶中國全民災,讓神州變成今天煉獄惡境,“吳楚有帝王”。

古代吳楚地今天揚州,出身揚州中共前黨魁江澤民踏着“六四”鮮血上台後,生活賽帝王,1999年7月20日開始中國法輪功(法輪大法)修煉人進行迫害和活摘器官──“這星球上有過罪”江帶領主使下血淋淋發生古神州大陸。

“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調查報告顯示,這樣虐殺迫害發生,數目多。

全世界公權政府、人權機構和很多世人知道,中共黨政軍法系統形成一條龍罪惡謀錢機制,十幾年來持續虐殺法輪功學員,運轉着沒有人性活摘器官賺錢機制。

不僅如此,中共利用金錢作餌,讓世人舉報法輪功學員,扭曲了是非、扭曲了道德標準,使得人心變異,助長了各種毒害行徑,產生了毒禍,瀰漫中國,“特供”終,霾來何處藏?這樣,若是古代遭報了,怎能任它行惡下去?這不是中共,若蘇聯聯盟,一夕之間神讓它解體了,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解散蘇共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那一天,隔天蘇聯議會解散,蘇聯共產黨走入歷史。

《推背圖》52象頌:“門外客來,乾坤再造角亢。

”中共蘇聯赤共引來“門外來客”,可能荼毒;善惡到頭終有報,“乾坤再造角亢”,歲星(木星)運行到角、亢兩星(東方天宮二十八宿中東方青龍七宿中之二)時,再造乾坤新天地。

觀察天象歲星運行,《推背圖》所指“乾坤再造角亢”時程2016年11月15日到2017年12月5日,主時段今2017年。

時間節點回望歷史,本身擁抱未來姿態。

然而,什麼樣視角去書寫歷史,什麼樣史觀去看待歷史,決定了我們走向一個怎樣未來,塑造一個怎樣世界。

1921—2021,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震爍今偉業中,農業農村農民是怎樣一種存在?
歷史長河靜觀時總是風平浪靜,隻有回首,才能體會它波瀾。

截至2018年,涉及全國2838個縣(市、區)及開發區、3.4萬個鄉鎮、55萬多個行政村15億畝承包地確權2億農户。

從“皇權不下縣”鄉村到城市融合發展鄉村,一百年來,中國農村全面小康戰略藍圖補上了生態一塊,成為支撐民族復興堅如磐石後方、地。

馬克思喻散狀“馬鈴薯”傳統小農到當家做主、組織起來農村居民,一百年來,中國農民正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方位共建共享中,收獲著多幸福感、安全度。

百年巨變,彈指一揮,這是不過回望契機。

叩問史冊,秉燭,我們應該百年黨史跨越中去尋回什麼?我們應該中國社會乾坤再造中去記取什麼?
歷史,任何滔滔絕能呈現真理,能留下啟示。

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農民主體意識覺醒到主體能力提升、進而實現民主權利過程。

而這個過程,之所以迥異於全球史上每一次農民革命和運動,於中國共產黨不是恩賜者、施與者,而是一種引領者和扶助者
“青年呵,速向農村去吧!”
李大釗《青年農村》中説:“我們中國是一個農國,大多數勞工階級那些農民。

他們若是解放,我們國民全體解放。


“中國農民佔總人口五分四,他們自己背脊,擔負著供養城市居民、朝臣和士兵重荷。


全球通史專家斯塔夫裡阿諾斯解析中華文明什麼綿延不斷時,一票投給了中國農村和農民。

達兩千年社會中,中國農民處奴役位置,孔子嘆息“於虎”“苛政”無法根治﹔“一治”循環週期率無法打破﹔“興,百姓﹔亡,百姓”歷史怪圈無法跳出。

“農村,國本動搖”。

進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座大山”重壓下,鄉村全面潰敗,農民流離失、餓殍枕藉,夜裡掙扎。

盡管仁人志士悲憫目光落鄉村和農民身上,但無論是“鄉村建設運動”、還是“農村復興計劃”,沒有找到能夠打開鄉村農民這鎖鑰匙。

唯有中國共產黨,歷史性地農民問題解決,放到了心上、扛了肩上。

前後,才能輝映歷史性抉擇真理光芒。

中國成立,中國農民這三組歷史鏡頭能説,衰敗大地難題彼時找到了答案——
1950年12月25日,陝西省合陽縣路井鎮路一村農民侯永祿日記裡留下了分地記憶:“當看到寫著自己名字木牌立田頭時,人們禁不住熱淚滿面。

”到1953年春,全國有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獲得7億畝土地,擁有了土地產權農民面貌一新,幹勁沖天。

2018年9月27日,浙江省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村民姜麗娟風景如畫家鄉出發,代表一千多萬浙江農民,站上了聯合國“地球衞士獎”領獎台。

時代中國農民通過自身行動和影響力,全世界綻放出“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理念光。

如果這三個鏡頭置於中國現代化轉型這個時空坐標系中考量,它標注意義於揭示了一個事實: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農民主體意識覺醒到主體能力提升、進而實現民主權利過程。

而這個過程,之所以迥異於全球史上每一次農民革命和運動,於中國共產黨不是恩賜者、施與者,而是一種引領者和扶助者。

馬克思説,任何一種解放是人世界和人關系人自己。

這個視角反向打量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我們會發現,無論何時,隻要調動和保護了農民積性、主動性和自主權,充分了農民意願、實踐和創造,我們事業能開拓新局面,否則會陷入動、遭遇困境。

換句話説,這個過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農民成就過程。

千百年來,農民土地如一兄弟,血肉開。

中國革命解決土地問題發軔,那時起,調整農民和土地關系成為百年黨史基本邏輯線,成為中國大跨越伏脈百年生命線
倉頡造字,具深意。

有“田”才能“富”,土地是財富母,是農民生存與生活根基。

翻開歷史,造就每一次太平盛世因素很多,但要找出一個規律,數處理農民土地關系問題。

一套土地制度,往往具有發展雙重功效。

清朝,蒲鬆齡——“日望飽雨足秋田,雨足誰知倍黯然。

完得官糧新谷盡,來朝是凶年。


民國,井岡山民謠——“紅軍來到掌政權,春光日子眼前﹔人得處,人人有土和田。


盡管孫中山《民生主義》演講中提到,“農民問題完全解決,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們於農民問題結果。

”但隻有中國產黨人這一解題思路放諸中心位置並付諸革命實踐。

1925年《中國共產黨告農民書》,到1928年《井岡山土地法》,到1947年《中國土地法綱》,中國共產黨分階段、有步驟地帶領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刷新了千年以來農民土地關系,農民封建制度中解放出來,讓農民成為土地主人。

回溯這段歷史,背後邏輯線:土改滿足了農民土地渴求,獲得土地和人身自由農民積極投身革命、為革命取得全面勝利發揮了舉足作用。

杜潤生總結有力:“農民獲得土地,中國共產黨獲得農民支持”。

黃炎培赴華東實地考察土改後,感慨土改巨大成就:佔新中國人口80%農民翻身了,組織起來了,揚眉吐氣了,生產積極性激發出來了。

此時,毛澤東天安門城樓莊宣告中國人“站起來了”,一年零四個月。

查閲史料,有一個詞用來形容那時農民,那“翻身”。

美國記者韓丁其長篇紀實文學《翻身——中國一個村莊革命紀實》中,解釋了“翻身”涵義:於農民來説,這意味著站起來,打碎地主枷鎖,獲得土地、牲畜、農具和房屋,意味著進入一個新世界。

翻身於農民生產積極性調動作用是翻天覆地,並直接地體現在整個國家農業生產水平跨越式提升。

1949-1952年,我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長了53.4%,年均增速15.4%,主要農產品產量超過了二戰前年份產量。

歷史總是螺旋式上升過程。

中國成立初,通過農業互助合作,是初級農業合作社,直接推動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一次變革。

初級農業合作社土地規模經營取得了比之前農民小塊土地分散經營多效益,農民勞動和土地分紅中獲得了以往利益實惠。

但於後過地高級社過渡,是大躍進、人民公社非理性冒進,脱離了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政策失誤加上災害,導致糧食產量減少,很多人生活開始發生困難。

歷史証,如何處理農民土地關系問題,是革命、建設成敗關鍵因素,是生命線。

我們這個問題解決好了,農民獲得土地權利,我們獲得了農民擁護﹔當在這個問題上發生偏差,我們事業會出現挫折﹔而當我們回到這條生命線,解放思想、農民、順應農民、糾誤,我們能獲得農民擁護,推進事業邁入跨越。

1978年春天開始,安徽肥西縣滴雨未下。

中、晚稻絕收,秋種不種下,來年飢荒不堪設想。

9月15日晚上,山南鎮黃花大隊召開會議,商量出的解決辦法是:地“借”出去分給村民,包產到户,搞責任田。

“黃花會議”波及山南區乃至整個肥西縣。

而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西北部鳳陽縣小崗村,18户農民下手印決定大包乾。

這一幕後來認為是中國農村改革源頭。

於飢餓,恐慌於違反政策,雙重折磨下農民,“球”踢給了領導者。

“隻要能增產辦法,怕什麼?這兩個大隊我批准他們繼續試驗,錯了我負責。

”1980年7月,習仲勛廣東後到仁化、佛岡、化地農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他從化兩個大隊“產量承包責任制”試驗良好效果給予充分肯定與支持。

1982年1月1日,一份《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包產到户和包乾到户內多種“包字頭”責任制,作出了姓“社”判斷。

作為改革開放後首個專注於三農中央一號文件,它出台標志著“包”打天下中央授權。

一“包”,這種“靈”地體現糧食產量上。

1978年3.05億噸增長到1984年4.07億噸,相應地農民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5.1%,增幅是城鎮居民收入兩倍。

生產關系調整並非一勞永逸,農民土地關系問題挑戰。

伴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進城,“誰來種地”成為難題。

與此同時,現代農業土地規模經營要求。

農村土地改革一次呼喚制度創新。

紅手印契約故事過去了38年,小崗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2016年春天,風拂面,麥苗青青。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他説:“今天這裡重温改革,要改革開放停步,續寫新的篇章。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重點於放活經營權。

農民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還可以流轉、抵押、擔保,土地經營方式演變“集體所有,農户承包,多元主體經營”立體復合型現代農業營體系。

這是我國農村改革史上一個制度創新,這是農民土地關系一個飛躍。

中國成立之初重構農民土地所有權關系後,一次賦予農民土地承包權上保障。

確實權、頒鐵証,手握這一重保障農民,進可流轉,會土地束縛﹔退能擁有,擔心像歷代農民失去土地。

可進可退、進退有方。

鄧小平1990年暢想規模經營這一中國社會主義農業改革發展第二個飛躍,正在照進現實。

回溯這段歷史,背後邏輯線:土改滿足了農民土地渴求,獲得土地和人身自由農民積極投身革命、為革命取得全面勝利發揮了舉足作用。

2019年,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新型經營主體超過320萬家。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後再延長三十年。

”有人計算過,習近平總書記黨十九上近3個半時報告過程中,會場響起了七十餘次掌聲,這句億萬農民吃下“定心丸”話,收獲掌聲時間。

“長久不變”四個大字護佑億萬農民放膽奔跑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大道之上。

“誰贏得了農民,誰贏得了中國。

而誰解決了土地問題,誰贏得了農民。

”毛澤東延安窯洞寫這句經典名言,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座右銘,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利器秘鑰,是中國未來發展牢記真理。

4億人吃飽到14億人吃得,中國共產黨糧食安全戰略讓我們面任何風險挑戰時候,能夠保有“任風浪起,我有壓艙石”底氣。

中國共產黨執政解決了歷朝歷代幾千年沒有解決沉痾痼疾,這份跨越、這份貢獻,叫歷史怎能不大書特書
2021年5月24日,湖南長沙開始放晴,上午10時,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來全國各地民眾四面八方,隻送他後一程。

堆如小山祭奠花束中,一張卡片上話引人注目:“這世上沒有神仙,無需立廟,因為每一縷升起炊煙,是飄自人間懷念。

”於這位糧食增產孜孜以求、奉獻一生老人離世,有著飢餓記憶國人能體會其。

美國學者沃爾特·馬洛裡1926年出版《中國:飢荒國度》一書中説到,發生飢荒是中國特色。

從公元前108年到公元1911年之間,所知飢荒有1828次。

某些省份,每年有一次。

英國經濟史學家R.H.託尼中國成立前農村飢荒和農民生活脆弱性描述生動,他説:飢荒總是存在,只是程度。

有些地方,農村人處境像站脖子水裡,隻要微風吹起一點漣漪,能他們淹死。

中國自豪農業隨著中華帝國全面落後而衰敗,到1840年,一千年前耕作方式基本沒有變化,全國人均糧食200公斤左右。

而英國,每個農場有一部蒸汽機﹔美國,人均糧食接近1000公斤。

有人測算過,生活1949年中國人,每人每天隻能得到0.57公斤糧食、0.013公斤油料。

吃飽飯,今天看來是天經地義事,但當時人們是那麼不可及,執政中國共產黨大考。

天翻地覆慨而慷。

2020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歷史“十七連豐”,六年1.3萬億斤水平之上,人均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多年超過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中國人飯碗端了自己手中。

今昔,造就翻天覆地變化因素有很多,有制度績效,有科技力量,有投入保障,但人因素是其中變量,調動和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是不二法門。

“農民分得了土地後,捨不得穿,捨不得吃,盡一切力量投資到生產裡頭去。

農民有了牲口、有了水車,加上勞動互助,生產發展了。

”陳雲土改激發生產力分析有數據堅實支撐:1952年,糧食產量1949年增長了44.8%。

隨後幾年農業生產中,土地改革保持了制度績效。

即使到了人民公社時期,生產方式束縛生產力發展,但面災害鬥爭,人積極性主動性是“戰天鬥地”動力源泉,開啟了以水利化為主要內容早期農業現代化探索。

上世紀50-70年代,從“人工天河”河南林縣紅旗渠,到“青石板上創高產”河北遵化沙石峪,到“七溝八梁一面坡”山西昔陽大寨村,各地農民特有幹實幹精神,銑鍬、條筐、獨輪車,肩挑手推,修築起大大小小數萬水利工程設施,直到今天發揮作用。

改革開放後,我國糧食生產插上了制度創新翅膀。

1984年,全國所有生產隊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突破8000億斤,人均糧食擁有量達800斤。

這一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上,中國政府鄭重世界宣佈“中國基本解決了温飽問題”。

有人總結,中國糧食和農業要搞好,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

但這些外因需要通過農民積極性來發揮出效應。

然而,於種糧效益,用工成本抬升,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誰來種地”是“誰來種糧”問題亟待破解。

中國農民經營體系入手進行了一次創造。

上世紀90年代起,每到夏收時節,幾十萬台聯合收割機開始一場浩浩蕩蕩“遷移”。

這些“鋼鐵麥客”5月份河南南陽開始,沿著小麥速度和方向,有條不紊地一路向北,到8月底趕上黑龍江小麥收獲。

這種跨區域專業化機械調度,使中國3億多畝冬小麥收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是開創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先河。

中國特色糧食發展功勞簿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應有一席之地。

農業生產託管例,四川廣漢,全程託管農户,每畝生產成本自己耕種減少了57.5%,水稻單產提高了50公斤以上。

農業社會化服務糧食貢獻,生產關系層面深層變革值得稱道。

流轉土地、保持原承包關系不變情況下,糧食生產破除了一家一户小農生產方式,實現了經營規模化、組織化﹔而農村剩餘勞動力,脱離了土地束縛,得以安心外出務工或事二三產業。

回顧中國七十多年歷史,糧食總產量增加近5倍,4億人吃飽到14億人吃得,困擾歷朝歷代飢餓問題一去復返﹔糧棉油糖供給結構優化,低質減下去,優質綠色增上來,“米袋子”,“錢袋子”﹔是黨十八以來,糧食綜合產能提升,使我們即使面前復雜國際形勢和冠肺炎疫情這樣橫掃全球風險挑戰,保有“任風浪起,我有壓艙石”底氣。

中國共產黨執政解決了過去幾千年沒有解決沉痾痼疾,這份跨越、這份貢獻,叫歷史怎能不大書特書?
基層民主進程每一步跨越源自農民大膽探索,而中國共產黨農民謀初心,農民權利、農民福祉維護,讓農民創造力成為推動歷史大跨越動能
河北省安平縣台城村,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前,紅色石柱上,一團熊熊火焰燃燒不息。

1923年4月一個夜晚,北大紅樓一個處,李大釗鄭重地學生弓仲韜説:“農民運動發展需要一批仁人志士來推動,你回家鄉安平一帶農村發展組織進行鬥爭,怎麼樣?”
“請黨組織放心,我負託!”當年8月,弓仲韜回到家鄉台城建立中共台城支部,冀中平原農村播下第一粒火種。

時代,農像夏夜星空,密密麻麻,一盤散沙。

馬克思言:小農生產方式不是使他們交往,而是使他們隔離。

他們不能形成任何全國性聯系,不能形成任何一種政治組織,好像一袋“馬鈴薯”,雖然裝一個袋子裡,是彼此分離。

“國權不下縣,縣下宗族,宗族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

”這種皇權下鄉紳自治結構,形構了中國農耕經濟基礎,宗法文化制度農民進行控制超社會形態。

盡管“開發農民力量”成為近代中國社會上一股浪潮,但各式各樣鄉建運動,沒有找到土地這一提綱挈領“牛鼻子”而“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結局告終。

直至中國共產黨自己農民命運融合一起,並通過土改,農民組織起來,上重塑國家和農民之間關系,發明瞭卓有成效動員和治理技術,使農村社會結構和治理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轉換。

怪鄉建派代表人物梁漱溟感嘆,中國領導農民運動,沒有像中國共產黨羣眾結合得這樣,“鬼斧神工,絕倫”。

組織起來農民告別了一盤散沙,傳統鄉土社會讓位於黨支部戰鬥堡壘現代農村。

這是中國農村跨越千年變遷,是中國農村傳統時代進入現代文明歷史性變革。

其實,通過農業互助合作方式農民組織起來,日益黨農村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組織銜接和融合,不但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政權,而且發揮了積極鄉村治理作用。

但於後來脱離實際、高度集中人民公社體制,挫傷了農民積極性,製了農村生產力發展。

正如杜潤生言:“農民説不怕累,怕捆。

中國農民有了一點,是能夠做出許多創造。


順應生產力發展和農民訴求,鄉村治理方式變革一次“箭在弦上”。

樟樹不語,見証歷史。

1980年2月5日,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合寨村果作屯村口大樟樹下,38歲生產隊長韋煥能組織召開村民大會,85户農民用卷煙紙作選票、竹米筒作票箱,選舉產生了我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

吃上飽飯合寨村村民,懵懵懂懂中定下了村委會名稱、架構、職能和選舉方式,擂響了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開場鼓”。

農村基層通過羣眾自治,實行直接民主,這是“泛的民主實踐”。

彭真這場解決包產到户後,生產隊凝聚力和束力減弱、農村社會事務無人管理問題民主試驗予以高度評價。

新生事物誕生就神州大地散發出春天信息。

1982年,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寫入憲法,“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居民選舉”﹔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布實施,確認了一個發生農村大地上創造,村民自治實現了悄悄的革命到大張旗鼓推進歷史性跨越。

黨和國家支持下,農民民主創造精神充分釋放:河南鄧州“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寧夏中寧“五牙子章”村級民主理財模式、廣東雲浮“鄉鎮、村、村民小組”三級理事會創新探索各有特色,避免了“選舉時有民主,選舉完沒民主”。

嘗到自治甜頭中國農民,帶著“探索同情況下村民自治實現形式”高度,邁入時代,形成了可學可鑒典型經驗:廣東佛山新鄉賢治村、上海寶山“社區通”智慧治理、湖南新化積分制管理、安徽天長微權力……一次印証了隻要賦權農民,農民能創造奇跡道理。

2017年,丁酉年不僅有唐代《推背圖》留下「乾坤再造角亢」預言,元宵節有天文現象齊現──彗星和「半影月蝕」,帶月陰影。

彗星中國視為「兇星」,中國歷代史官留下相關災禍紀錄。

元宵節──上元節本是祀神日子,是天人交會日子,彗星現身,史為鑑,豈能「巧合」異象來欣賞呢?2017年元宵節接近地球是第45號彗星(Comet 45P),這是一顆頭、尾綠色週期彗星。

哈雷是一顆週期彗星。

孔子《春秋》「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記載過它:「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

」孛是彗星另一種稱呼。

現代天文學家這個時間和軌道判斷哈雷彗星。

延伸閱讀…

元宵節彗星現醒示乾坤再造在角亢預言

大跨越,中國歷史乾坤再造

古人指光芒四射彗星,彗孛出現是災禍或戰爭兆。

例如《春秋》紀事:魯文公十四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周內史叔服曰,不出七年,宋齊晉君,死。

」該年九月,發生齊國弒君事件:「九月,甲申,公孫敖卒於齊,齊公子商人弒其君舍。


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

楚人及吳戰於長岸。


哀公十四年,「有星孛。

」該年發生「饑」荒。

天象中這顆哈雷彗星出現應於人間發生了「兇」事,不僅古代,到了現代是,這使現代人中國古人、史官智慧,刮目相看。

《推背圖》奇準預言中,有多條伴隨「彗星」出現天象應驗人間事上,有這哈雷彗星星跡,奇準無比。

史為鑑,看彗星天象,心生警惕災趨吉是智者。

「彗星」主「兇象」,中國古書中出現多種稱法,其代表星狀略有不同。

《春秋》中稱「孛」、「星孛」,《推背圖》52象「讖」和「頌」有「彗星」和「攙槍」説法。

欃槍是彗星,古人認為是兇星,主吉。

中國字書《爾雅.釋天》説:「彗星欃槍。

」《推背圖》52象頌稱「攙槍」,偏旁木邊改扌,字帶雙關。

《推背圖》52象讖曰:「彗星見,東北」;
《推背圖》52象頌曰:「攙槍一點現東方,吳楚有帝王,門外客來,乾坤再造角亢。

」劉香蓮作《推背圖預言明年大事(3) 乾坤再造 大事頻發》解讀「彗星見,東北」:「暗合1986年2月哈雷彗星出現」。

確,1986年2月哈雷彗星出後,人間發生了天翻地覆現象。

維持東西方冷戰對峙幾十年局勢破了,有前蘇聯共黨總書記戈爾巴喬夫開始推翻共產黨串動作,骨牌效應一路持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1991年共產黨東歐和蘇俄徹底崩潰。

而「攙槍一點現東方」,應到中國發生是鎮壓:1986年發生學潮,然後胡耀邦鬥下台;1989年學潮,然後支持學生趙紫陽拿下監禁到死。

中國民主聲、民主生是壓制、摧殘了,中共紅色政權帶中國全民災,讓神州變成今天煉獄惡境,「吳楚有帝王」。

古代吳楚地今天揚州,出身揚州中共前黨魁江澤民踏著「六四」鮮血上台後,生活賽帝王,1999年7月20日開始中國法輪功(法輪大法)修煉人進行迫害和活摘器官──「這星球上有過罪」江帶領主使下血淋淋發生古神州大陸。

「追查迫害法輪功國際組織」調查報告顯示,這樣虐殺迫害發生,數目多。

全世界公權政府、人權機構和很多世人知道,中共黨政軍法系統形成一條龍罪惡謀錢機制,十幾年來持續虐殺法輪功學員,運轉著沒有人性活摘器官賺錢機制。

不僅如此,中共利用金錢作餌,讓世人舉報法輪功學員,扭曲了是非、扭曲了道德標準,使得人心變異,助長了各種毒害行徑,產生了毒禍,瀰漫中國,「特供」終,霾來何處藏?這樣,若是古代遭報了,怎能任它行惡下去?這不是中共,若蘇聯聯盟,一夕之間神讓它解體了,戈爾巴喬夫宣佈辭職解散蘇共1991年12月25日「聖誕節」那一天,隔天蘇聯議會解散,蘇聯共產黨走入歷史。

《推背圖》52象頌:「門外客來,乾坤再造角亢。

」中共蘇聯赤共引來「門外來客」,可能荼毒;善惡到頭終有報,「乾坤再造角亢」,歲星(木星)運行到角、亢兩星(東方天宮二十八宿中東方青龍七宿中之二)時,再造乾坤新天地。

觀察天象歲星運行,《推背圖》所指「乾坤再造角亢」時程2016年11月15日到2017年12月5日,主時段今2017年。

江澤民下令上億法輪功學員屠殺,數百萬人酷刑致死、活摘器官死亡,江犯下反人類罪行,致使其習爭奪權力,以便逃脱清算結局。

(新紀元合成圖)這樣大背景下,出現了「傳奇富商」或「邪性富豪」郭文貴爆料。

大陸和海外媒體報導,郭文貴財富大爆炸,得益於中共國安部副部長馬建官商勾結,而馬建是曾慶紅心腹,郭文貴江澤民、曾慶紅這條線上人。

郭文貴否認馬建送了禮,但馬建公開承認接受了郭文貴巨額行賄,郭文貴爆料中提到曾慶姪女寶寶有關聯,他自稱寶寶霸佔了盤大觀很多物業,但知情人説,那是郭文貴主動「孝敬」曾寶寶。

為何這時江派讓郭文貴跳出來爆料呢?其目的是什麼呢?

回顧習江鬥歷史,2012年11月習近上台時,胡温少數人,滿朝是江澤民扶持上來貪官污吏,習近平主要依靠兩個人:王岐山和慄戰書,來地打開局面;等到了2013年3月,習近平成立國安委和深改小組後,他開始有了聽自己指揮習家軍團隊,於是,周永康、李東生之流拉下馬。

看到習近平反腐要動真格的了,江派慌了,開始反撲。

2014年1月24日,江派國安得來情報,首次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公佈了部分離岸金融公司名單,矛頭對準了習近温家寶。

中共官方發通緝令,郭文貴爆料中斷,北京局掌握了郭是江澤民、曾慶紅這條線上人。

當看到習近平反腐要動真格的了,江派慌了,開始反撲。

(新紀元合成圖)核心提示:
1921—2021,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震爍今偉業中,農業農村農民是怎樣一種存在? 時間節點回望歷史,本身擁抱未來姿態。

然而,什麼樣視角去書寫歷史,什麼樣史觀去看待歷史,決定了我們走向一個怎樣未來,塑造一個怎樣世界。

1921—2021,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創造震爍今偉業中,農業農村農民是怎樣一種存在?歷史長河靜觀時總是風平浪靜,只有回首,才能體會它波瀾。

牛耕人拉、看天眼色傳統農業到機藝融合、規模現代農業,一百年來,中國農業“誰來養活中國人”世紀問拉直寫驚歎號,成為護佑現代化航船須臾不可或缺定盤星、壓艙石。

從“皇權不下縣”鄉村到城市融合發展鄉村,一百年來,中國農村全面小康戰略藍圖補上了生態一塊,成為支撐民族復興堅如磐石後方、地。

馬克思喻散狀“馬鈴薯”傳統小農到當家做主、組織起來農村居民,一百年來,中國農民正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方位共建共享中,收穫着來多幸福感、安全度。

百年鉅變,彈指一揮,這是不過回望契機。

叩問史冊,秉燭,我們應該百年黨史跨越中去尋回什麼?我們應該中國社會乾坤再造中去記取什麼?歷史,任何滔滔絕能呈現真理,能留下啓示。

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農民主體意識覺醒到主體能力提升、進而實現民主權利過程。

而這個過程,之所以迥異於全球史上每一次農民革命和運動,於中國共產黨不是恩賜者、施與者,而是一種引領者和扶助者“青年呵,速向農村去吧!”李大釗《青年農村》中説:“我們中國是一個農國,大多數勞工階級那些農民。

他們若是解放,我們國民全體解放。

”“中國農民佔總人口五分四,他們自己背脊,擔負着供養城市居民、朝臣和士兵重荷。

”全球通史專家斯塔夫裏阿諾斯解析中華文明什麼綿延不斷時,一票投給了中國農村和農民。

達兩千年社會中,中國農民處奴役位置,孔子嘆息“於虎”“苛政”無法根治;“一治”循環週期率無法打破;“興,百姓;亡,百姓”歷史怪圈無法跳出。

“農村,國本動搖”。

進入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三座大山”重壓下,鄉村全面潰敗,農民流離失、餓殍枕藉,無邊長夜裏掙扎。

儘管仁人志士悲憫目光落鄉村和農民身上,但無論是“鄉村建設運動”、還是“農村復興計劃”,沒有找到能夠打開鄉村農民這鎖鑰匙。

唯有中國共產黨,歷史性地農民問題解決,放到了心上、扛了肩上。

前後,才能輝映歷史性抉擇真理光芒。

中國成立,中國農民這三組歷史鏡頭能説,衰敗大地難題彼時找到了答案——1950年12月25日,陝西省合陽縣路井鎮路一村農民侯永祿日記裏留下了分地記憶:“當看到寫着自己名字木牌立田頭時,人們禁不住熱淚滿面。

”到1953年春,全國有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獲得7億畝土地,擁有了土地產權農民面貌一新,幹勁沖天。

2018年9月27日,浙江省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村民姜麗娟風景如畫家鄉出發,代表一千多萬浙江農民,站上了聯合國“地球衞士獎”領獎台。

時代中國農民通過自身行動和影響力,全世界綻放出“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理念光。

如果這三個鏡頭置於中國現代化轉型這個時空座標系中考量,它標註意義於揭示了一個事實: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農民主體意識覺醒到主體能力提升、進而實現民主權利過程。

而這個過程,之所以迥異於全球史上每一次農民革命和運動,於中國共產黨不是恩賜者、施與者,而是一種引領者和扶助者。

馬克思説,任何一種解放是人世界和人關係人自己。

這個視角反向打量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我們會發現,無論何時,只要調動和保護了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權,充分了農民意願、實踐和創造,我們事業能開拓新局面,否則會陷入動、遭遇困境。

換句話説,這個過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農民成就過程。

千百年來,農民土地如一兄弟,血肉開。

中國革命解決土地問題發軔,那時起,調整農民和土地關係成百年黨史基本邏輯線,成為中國大跨越伏脈百年生命線倉頡造字,具深意。

有“田”才能“富”,土地是財富母,是農民生存與生活根基。

翻開歷史,造就每一次太平盛世因素很多,但要找出一個規律,數處理農民土地關係問題。

一套土地制度,往往具有發展雙重功效。

清朝,蒲松齡——“日望飽雨足秋田,雨足誰知倍黯然。

完得官糧新谷盡,來朝是凶年。

”民國,井岡山民謠——“紅軍來到掌政權,春光日子眼前;人得處,人人有土和田。

”儘管孫中山《民生主義》演講中提到,“農民問題完全解決,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們於農民問題結果。

”但只有中國共產黨人這一解題思路放諸中心位置並付諸革命實踐。

1925年《中國共產黨告農民書》,到1928年《井岡山土地法》,到1947年《中國土地法綱》,中國共產黨分階段、有步驟地帶領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刷新了千年以來農民土地關係,農民封建制度中解放出來,讓農民成為土地主人。

回溯這段歷史,背後邏輯線:土改滿足了農民土地渴求,獲得土地和人身自由農民積極投身革命、為革命取得全面勝利發揮了舉足作用。

延伸閱讀…

元宵節彗星現醒示乾坤再造在角亢預言

郭文貴爆料與江澤民癱瘓「乾坤再造在角亢」

杜潤生總結有力:“農民獲得土地,中國共產黨獲得農民支持”。

黃炎培赴華東實地考察土改後,感慨土改巨大成就:佔新中國人口80%農民翻身了,組織起來了,揚眉吐氣了,生產積極性激發出來了。

此時,毛澤東天安門城樓莊宣告中國人“站起來了”,一年零四個月。

查閲史料,有一個詞用來形容那時農民,那“翻身”。

美國記者韓丁其長篇紀實文學《翻身——中國一個村莊革命紀實》中,解釋了“翻身”涵義:於農民來説,這意味着站起來,打碎地主枷鎖,獲得土地、牲畜、農具和房屋,意味着進入一個新世界。

翻身於農民生產積極性調動作用是翻天覆地,並直接地體現在整個國家農業生產水平跨越式提升。

1949-1952年,我國農業生產總值增長了53.4%,年均增速15.4%,主要農產品產量超過了二戰前年份產量。

歷史總是螺旋式上升過程。

中國成立初,通過農業互助合作,是初級農業合作社,直接推動了我國農村土地制度一次變革。

初級農業合作社土地規模經營取得了比之前農民小塊土地分散經營多效益,農民勞動和土地分紅中獲得了以往利益實惠。

但於後過地高級社過渡,是大躍進、人民公社非理性冒進,脱離了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政策失誤加上災害,導致糧食產量減少,很多人生活開始發生困難。

歷史證明,如何處理農民土地關係問題,是革命、建設成敗關鍵因素,是生命線。

我們這個問題解決好了,農民獲得土地權利,我們獲得了農民擁護;當在這個問題上發生偏差,我們事業會出現挫折;而當我們回到這條生命線,解放思想、農民、順應農民、糾誤,我們能獲得農民擁護,推進事業邁入跨越。

1978年春天開始,安徽肥西縣滴雨未下。

中、晚稻絕收,秋種不種下,來年的饑荒不堪設想。

9月15日晚上,山南鎮黃花大隊召開會議,商量出的解決辦法是:地“借”出去分給村民,包產到户,搞責任田。

“黃花會議”波及山南區乃至整個肥西縣。

而1978年11月24日晚上,安徽西北部鳳陽縣小崗村,18户農民下手印決定大包乾。

這一幕後來認為是中國農村改革源頭。

於飢餓,恐慌於違反政策,雙重折磨下農民,“球”踢給了領導者。

“只要能增產辦法,怕什麼?這兩個大隊我批准他們繼續試驗,錯了我負責。

”1980年7月,習仲勳廣東後到仁化、佛岡、化地農業發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他從化兩個大隊“產量承包責任制”試驗良好效果給予充分肯定與支持。

1982年1月1日,一份《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包產到户和包乾到户內多種“包字頭”責任制,作出了姓“社”判斷。

作為改革開放後首個專注於三農中央一號文件,它出台標誌着“包”打天下中央授權。

一“包”,這種“靈”地體現糧食產量上。

1978年3.05億噸增長到1984年4.07億噸,相應地農民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5.1%,增幅是城鎮居民收入兩倍。

生產關係調整並非一勞逸,農民土地關係問題迎來挑戰。

伴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進城,“誰來種地”成為難題。

與此同時,現代農業土地規模經營要求。

農村土地改革一次呼喚制度創新。

紅手印契約故事過去了38年,小崗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2016年春天,風拂面,麥苗青青。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他説:“今天這裏重温改革,要改革開放停步,續寫新的篇章。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重點於放活經營權。

農民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還可以流轉、抵押、擔保,土地經營方式演變“集體所有,農户承包,多元主體經營”立體複合型現代農業營體系。

這是我國農村改革史上一個制度創新,這是農民土地關係一個飛躍。

中國成立之初重構農民土地所有權關係後,一次賦予農民土地承包權上保障。

確實權、頒鐵證,手握這一重保障農民,進可流轉,會土地束縛;退能擁有,擔心像歷代農民失去土地。

可進可退、進退有方。

鄧小平1990年暢想規模經營這一中國社會主義農業改革發展第二個飛躍,正在照進現實。

截至2018年,涉及全國2838個縣(市、區)及開發區、3.4萬個鄉鎮、55萬多個行政村15億畝承包地確權2億農户。

2019年,承包耕地流轉面積超過5.55億畝,新型經營主體超過320萬家。

“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後再延長三十年。

”有人計算過,習近平總書記黨十九上近3個半時報告過程中,會場響起了七十餘次掌聲,這句億萬農民吃下“定心丸”話,收穫掌聲時間。

“長久不變”四個大字護佑億萬農民放膽奔跑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大道之上。

“誰贏得了農民,誰贏得了中國。

而誰解決了土地問題,誰贏得了農民。

”毛澤東延安窯洞寫這句經典名言,成為中國共產黨人座右銘,成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利器秘鑰,是中國未來發展牢記真理。

4億人吃飽到14億人吃得,中國共產黨糧食安全戰略讓我們面任何風險挑戰時候,能夠保有“任風浪起,我有壓艙石”底氣。

中國共產黨執政解決了歷朝歷代幾千年沒有解決沉痾痼疾,這份跨越、這份貢獻,叫歷史怎能不大書特書2021年5月24日,湖南長沙開始放晴,上午10時,袁隆平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來全國各地民眾四面八方,只為送他後一程。

堆如小山祭奠花束中,一張卡片上話引人注目:“這世上沒有神仙,無需立廟,因為每一縷升起炊煙,是飄自人間懷念。

”於這位糧食增產孜孜以求、奉獻一生老人離世,有着飢餓記憶國人能體會其。

美國學者沃爾特·馬洛裏1926年出版《中國:饑荒國度》一書中説到,發生饑荒是中國特色。

從公元前108年到公元1911年之間,所知饑荒有1828次。

某些省份,每年有一次。

英國經濟史學家R.H.託尼中國成立前農村的饑荒和農民生活脆弱性描述生動,他説:饑荒總是存在,只是程度。

有些地方,農村人處境像站脖子水裏,只要微風吹起一點漣漪,能他們淹死。

中國自豪農業中華帝國全面落後而衰敗,到1840年,一千年前耕作方式基本沒有變化,全國人均糧食200公斤左右。

而英國,每個農場有一部蒸汽機;美國,人均糧食接近1000公斤。

有人測算過,生活1949年中國人,每人每天只能得到0.57公斤糧食、0.013公斤油料。

吃飽飯,今天看來是天經地義事,但當時人們是那麼不可及,執政中國共產黨大考。

天翻地覆慨而慷。

2020年,中國糧食產量實現歷史“十七連豐”,六年1.3萬億斤水平之上,人均佔有量達到470公斤,多年超過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中國人飯碗端了自己手中。

今昔,造就翻天覆地變化因素有很多,有制度績效,有科技力量,有投入保障,但人因素是其中變量,調動和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是不二法門。

“農民分得了土地後,捨不得穿,捨不得吃,盡一切力量投資到生產裏頭去。

農民有了牲口、有了水車,加上勞動互助,生產發展了。

”陳雲土改激發生產力分析有數據堅實支撐:1952年,糧食產量1949年增長了44.8%。

隨後幾年農業生產中,土地改革保持了制度績效。

即使到了人民公社時期,生產方式束縛生產力發展,但面災害鬥爭,人積極性主動性是“戰天鬥地”動力源泉,開啓了水利化為主要內容早期農業現代化探索。

上世紀50-70年代,從“人工天河”河南林縣紅旗渠,到“青石板上創高產”河北遵化沙石峪,到“七溝八梁一面坡”山西昔陽大寨村,各地農民特有幹實幹精神,銑鍬、條筐、獨輪車,肩挑手推,修築起大大小小數萬水利工程設施,直到今天發揮作用。

改革開放後,我國糧食生產插上了制度創新翅膀。

1984年,全國所有生產隊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產量突破8000億斤,人均糧食擁有量達800斤。

這一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大會上,中國政府鄭重世界宣佈“中國基本解決了温飽問題”。

有人總結,中國糧食和農業要搞好,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

但這些外因需要通過農民積極性來發揮出效應。

然而,於種糧效益,用工成本抬升,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受到影響,“誰來種地”是“誰來種糧”問題亟待破解。

中國農民經營體系入手進行了一次創造。

上世紀90年代起,每到夏收時節,幾十萬台聯合收割機開始一場浩浩蕩蕩“遷移”。

這些“鋼鐵麥客”5月份河南南陽開始,小麥速度和方向,有條不紊地一路向北,到8月底趕上黑龍江小麥收穫。

這種跨區域專業化機械調度,使中國3億多畝冬小麥收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是開創了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先河。

中國特色糧食發展功勞簿上,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應有一席之地。

農業生產託管例,四川廣漢,全程託管農户,每畝生產成本自己耕種減少了57.5%,水稻單產提高了50公斤以上。

農業社會化服務糧食貢獻,生產關係層面層變革值得稱道。

流轉土地、保持原承包關係變情況下,糧食生產破除了一家一户小農生產方式,實現了經營規模化、組織化;而農村剩餘勞動力,脱離了土地束縛,得以安心外出務工或事二三產業。

回顧中國七十多年歷史,糧食總產量增加近5倍,4億人吃飽到14億人吃得,困擾歷朝歷代飢餓問題一去復返;糧棉油糖供給結構優化,低質減下去,優質綠色增上來,“米袋子”,“錢袋子”;是黨十八以來,糧食綜合產能提升,使我們即使面前複雜國際形勢和冠肺炎疫情這樣橫掃全球風險挑戰,保有“任風浪起,我有壓艙石”底氣。

中國共產黨執政解決了過去幾千年沒有解決沉痾痼疾,這份跨越、這份貢獻,叫歷史怎能不大書特書?基層民主進程每一步跨越源自農民大膽探索,而中國共產黨農民謀初心,農民權利、農民福祉維護,讓農民創造力成為推動歷史大跨越動能河北省安平縣台城村,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前,紅色石柱上,一團熊熊火焰燃燒不息。

1923年4月一個夜晚,北大紅樓一個處,李大釗鄭重地學生弓仲韜説:“農民運動發展需要一批仁人志士來推動,你回家鄉安平一帶農村發展組織進行鬥爭,怎麼樣?”“請黨組織放心,我負託!”當年8月,弓仲韜回到家鄉台城建立中共台城支部,冀中平原農村播下第一粒火種。

時代,農像夏夜星空,密密麻麻,一盤散沙。

馬克思言:小農生產方式不是使他們交往,而是使他們隔離。

他們不能形成任何全國性聯繫,不能形成任何一種政治組織,好像一袋“馬鈴薯”,雖然裝一個袋子裏,是彼此分離。

“國權不下縣,縣下宗族,宗族自治,自治靠倫理,倫理造鄉紳。

”這種皇權下鄉紳自治結構,形構了中國農耕經濟基礎,宗法文化制度農民進行控制超社會形態。

儘管“開發農民力量”成為近代中國社會上一股浪潮,但各式各樣鄉建運動,沒有找到土地這一提綱挈領“牛鼻子”而“號稱鄉村運動而鄉村不動”結局告終。

直至中國共產黨自己農民命運融合一起,並通過土改,農民組織起來,上重塑國家和農民之間關係,發明瞭卓有成效動員和治理技術,使農村社會結構和治理體系發生了根本性轉換。

怪鄉建派代表人物梁漱溟感嘆,中國領導農民運動,沒有像中國共產黨羣眾結合得這樣,“鬼斧神工,絕倫”。

組織起來農民告別了一盤散沙,傳統鄉土社會讓位於黨支部戰鬥堡壘現代農村。

這是中國農村跨越千年變遷,是中國農村傳統時代進入現代文明歷史性變革。

其實,通過農業互助合作方式農民組織起來,日益黨農村基層組織和基層政權組織銜接和融合,不但進一步鞏固了人民政權,而且發揮了積極鄉村治理作用。

但於後來脱離實際、高度集中人民公社體制,挫傷了農民積極性,製了農村生產力發展。

正如杜潤生言:“農民説不怕累,怕捆。

中國農民有了一點,是能夠做出許多創造。

”順應生產力發展和農民訴求,鄉村治理方式變革一次“箭在弦上”。

樟樹不語,見證歷史。

1980年2月5日,廣西河池市宜州區合寨村果作屯村口大樟樹下,38歲生產隊長韋煥能組織召開村民大會,85户農民用捲煙紙作選票、竹米筒作票箱,選舉產生了我國第一個村民委員會。

吃上飽飯合寨村村民,懵懵懂懂中定下了村委會名稱、架構、職能和選舉方式,擂響了我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開場鼓”。

農村基層通過羣眾自治,實行直接民主,這是“泛的民主實踐”。

彭真這場解決包產到户後,生產隊凝聚力和束力減弱、農村社會事務無人管理問題民主試驗予以高度評價。

新生事物誕生就神州大地散發出春天信息。

1982年,村民委員會作為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寫入憲法,“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居民選舉”;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頒佈施,確認了一個發生農村大地上創造,村民自治實現了悄悄的革命到大張旗鼓推進歷史性跨越。

黨和國家支持下,農民民主創造精神充分釋放:河南鄧州“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寧夏中寧“五牙子章”村級民主理財模式、廣東雲浮“鄉鎮、村、村民小組”三級理事會創新探索各有特色,避免了“選舉時有民主,選舉完沒民主”。

嚐到自治甜頭中國農民,帶着“探索同情況下村民自治實現形式”高度,邁入時代,形成了可學可鑑典型經驗:廣東佛山新鄉賢治村、上海寶山“社區通”智慧治理、湖南新化積分制管理、安徽天長微權力……一次印證了只要賦權農民,農民能創造奇蹟道理。

黨十九,頂層設計和農民智慧融合。

報告提出“自治、法治、德治結合鄉村治理體系”,問題導向,為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相關文章